唐 锐:“洋中药”逆袭应引起警惕

2013年08月02日 09:3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最近,有关“洋中药”逆袭中国市场的报道颇引人关注。据悉,洋中药占我国中成药市场的份额已达三分之一。这无疑给我国中药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人们不禁发问:中国的“传统中药”怎么了?

  本是中国国粹的中医药学,而今却日渐式微,反被“洋中药”蚕食市场,着实令人痛心。一份资料显示,全球中药国际市场已被国外瓜分,日本占到80%的份额,韩国10%,而中国仅占5%。分析起来,“洋中药”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正如专家指出,洋中药最大的优势还是在质量上,即质量标准规范程度高。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植物药制剂,一般以标准提取物或有效成分标示剂量。相比而言,我国“传统中药”的质量标准尚欠完善和规范,而且缺乏管理,导致我国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事件频发,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短板。另一方面,中医药产业的专利保护不够、科技研发不足也是制约因素。据统计,在我国1万多个中药专利中,只有0.3%在国际上申请专利。相比之下,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种天然药物在我国注册,日本、韩国的“洋中药”更是凭借专利保护早早占据了绝大部分国际市场份额。

  要打破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窘境,需要政府、行业以及企业共同努力,内外兼修地推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加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是重点,这是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的中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从而有效杜绝质量问题频发的状况。此外,对于中药企业而言,不仅要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国际相关规定的研究,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中药产品质量,使其更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提高市场认同度。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