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火灾发布会变脸“感谢会”撕裂权力伦理

2013年06月08日 08:05   来源:中国网   朱四倍

  6月6日,德惠市委在米沙子镇举行了两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大量时间被用来“向社会各界伸出的援手表示感谢”。卫生厅长花1小时致谢,当有记者请他描述他当天8点在现场看到的情况,以及从医学角度判断伤者受伤原因是氨气中毒还是大火灼伤时,他的回答偏题了。(6月7日《潇湘晨报》)

  与发布会变脸“感谢会”同时出现的是,发布会对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等焦点问题没有发布有效信息。如此尴尬的对比,怎能让我们忘记我国官方一贯擅长把“坏事”变“好事”的荒唐行事逻辑呢?只是,发布会的功能和本意被无情阉割了,公众的知情权被悬空了。面对这一切,谁该负责呢?是卫生厅长吗?

  如此做法对得起吉林大火中的111名遇难者吗?或者说,有关方面考虑了遇难者家属和社会的期待吗?面对公众要求承担责任的民意,有关方面是不是在麻木对待呢?是不是在故意熟视无睹呢?这让我们看到了什么?除了冰冷和刺骨的寒意外,所谓的人文关怀和尊重生命,都被遗弃了吧?

  发布会变脸“感谢会”,骨子里是权力傲慢和冷血的折射,潜藏着对民众生命的漠不关心,除了自己的官位,恐怕是什么也不放在心上的。并且,官僚作风之下,不少官员能力低下,人为制造和扩大了公众的不满,这就导致了“新闻第二爆发点”的出现——公众对发布会变脸“感谢会”的异常关注和愤怒。

  长此以往,这只能加重公众的怀疑情绪,而非为官民互动和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应明确,公众掌握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在不断地提高和增多,政府可依赖的相对公众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正愈加削弱。但一些政府官员依然恪守陈旧的思路,片面地为自己歌功颂德,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也消解了官民互动、赢得民众信任的支点。

  其实,对熟谙国情的公众来说,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在习惯于把“坏事变成好事”的逻辑下,在每次灾难过后,我们看到的不是反思和检讨,不是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而是对抢救工作的自我表扬——发布会变脸“感谢会”。

  发布会变脸“感谢会”是官意和民意割裂的表现。所谓割裂,就是说,公众的看法和官员的看法无法形成交集,相反,在各自的道路上愈行愈远,甚至到了自说自话的地步。就本则新闻来说,官方的自我表扬显然让人愤慨和不能理解,隐藏其后的事实就是官方的自我表扬态度与公众期待的姿态有着相当的差距。可以说,官方话语没有理性的立足点和正当性,由此怎能不让公众愤怒,不让官员的自我表扬成为灾难的后续新闻点呢?

  手握权力者伦理感缺失以至于上升到冷漠和丧失底线的结果,就是常常对民众情绪的表达持冷漠的态度。因此,在灾难过后,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对权力者的颂歌,遮蔽的却是民众的心声。在这些难以看见羞愧感的话语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权力者的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的丑陋作风,更看到了权力耻感的丧失。也就是说,这不是语言问题,而是一个政治伦理和权力伦理的问题。

  发布会变脸“感谢会”严重背离了权力伦理的要求,并且有可能造成对真正事故原因的遮蔽和熟视无睹,最终陷入恶性循环。正因为如此,发布会变脸“感谢会”背后的权力伦理断裂应正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