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情结"是招聘理念的进步

2013年05月03日 10:58   来源:东方网   陈云发

  我觉得教青部很“幽默”,一方面在全国高校中划出“985”、“211”作为重点高校,给予政策优惠和倾斜;另一方面却又煞有介事地发文件要求招聘单位去掉“名校情结”,以取消所谓的“就业歧视”,也就是说,要招聘单位对北大、清华、复旦的毕业生与地市级大专、中专升格的“联办学院”或民办大学一视同仁。对此,我觉得大可斟酌。

  不论是国家部级单位、中科院还是民营企业,若要招聘人才,总是希望招最好的,优中选优。一般而言,被教育部列为“985”“211”大学的毕业生,综合素质总是好于其他高校,主要是受教育的条件(师资、图书馆实验室、学术视野等)不一样。所以,招聘单位优选考录名校毕业生,自在情理之中,哪家单位肯放着好的名校毕业生不招聘,而去招“三流”、“四流”大学的毕业生?有病呵!

  招聘单位出现“名校情结”,不一定就是对人的就业歧视,而往住是从工作的胜任度出发,考虑到单位自身的任务、职业特点等,例如:某单位是从事高端前沿科技产业的,它自然要招名牌大学、重点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研究生或本科生),这样才能保证人员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完成艰巨的任务;若到一家刚由大专升格的二级学院去招聘本科生,那么,招去的人才能否胜任本单位工作就是问题。我以为有些职业岗位,确实是需要非名校生不招聘的,例如航天工程关键科研岗位、大学教师、高端产业等对知识结构要求高,就一定要招名校毕业生,若一所大学招聘教师,都去招地市级大学、民办院校的毕业生来从教,行吗?所以有的媒体、专家笼统地反对招聘中的所谓“名校情结”,是毫无道理的。

  重点、名牌大学,是历史形成的,即长期来其大学内从业者、毕业生中出类拔萃的人才多,对社会贡献大。教育部通过“985”、“211”计划重点扶植名牌、优秀大学,把资金、师资及优惠政策投到这些名牌高校中去,这并不错,我们总不能把对北大、清华、复旦的投入,与地市级办的大学一样对待吧?大学分三、六、九等,这是客观事实,不是对人的歧视,是客观的发展的规律,社会个体结构的差异,不是人的政治地位等级高低差别。你不能不承认,尽管名校毕业生中也有干不上自己专业或庸庸碌碌的书呆子,但名校毕业生总体素质仍高于其他高校,因为能考入名校的人都是各地的尖子高中生,生源材质好。当然非名校也有很优秀、很杰出的人才,但那优秀的比例肯定比名校低。

  有专家提出什么为了消除“就业歧视”,“先改变高校的评价体系”云云,这就是犯迷糊了:是不是今后要把清华、北大、复旦的教育资源与一般的大学、甚至地市办的大学来一个“均贫富”的洗牌呵?那么,干脆今后大学招生也不用分一本、三本、三本,取消高考,入大学不用分数,全部用电脑派校好了,如此便可“制造”出绝对“平均水准”毕业生,招聘单位也不用再挑什么“985”、“211”毕业生,闭着眼睛拣到篮里便是菜,精英们反对的“就业歧视”便可彻底消失了-----假真这样了,国家还能进步吗?“文革”中不是试过了吗?行不行呵!?

  所以,我认为一些单位明确宣告要招聘“985”、“211”毕业人才,体现了人才优中选优的进步理念,媒体、专家没资格对此说三道四。当然,对非“985”、“211”大学的毕业生,教育部、社会各界也有义务、责任帮助和促进他们就业,他们中将来也一定会出现优秀杰出人才,甚至可能出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专家、学者、大企业家等,还可能出现名校优秀生为非名校毕业的老板打工的情况,但这些是另一个该研究的社会现象,不是本文议论的内容。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