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药瓶内现玻璃碎屑 是救死扶伤还是草菅人命

2013年04月27日 09:04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导读]急救时刻,随着液体药品输入血管的还有玻璃碎屑。这样的药还有人敢用吗?而这样的包装缺陷,就存在于一种叫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急救药品中。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曾发文,紧急叫停普通钠钙玻璃瓶包装,然而,5个多月过去了,仍有企业在生产销售,一些省份仍将相关规格药品列入招标范围大量采购。人得病进医院,本来就是一种伤害和不幸。如果去了医院不但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反而因为药品包装质量问题而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危及生命,那就变成了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悲哀。

#有效期内的碳酸氢钠注射液,晃动后出现玻璃碎屑。新华社发#

  [新闻质疑]

  谁悄悄把玻璃碎屑“塞”给病人?

  由于具有弱碱性和高温易降解的特性,普通钠钙玻璃瓶装碳酸氢钠注射液在出厂3个月后会出现碎屑颗粒,6个月后碎屑肉眼可见。而这些玻璃碎屑进入人体血管后,容易导致毛细血管堵塞、肉芽肿等,重者碎屑会嵌入脑部血管,危及生命。我们奇怪的是,该药品的包装缺陷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为什么医药企业还会生产?地方药品招标平台为什么还允许该药品参与投标而且中标?医院为什么还要用此种带有严重安全隐患的药品?

  这与以人为本理念相悖,是对病人的极不负责任。是谁悄悄把玻璃碎屑“塞”给病人?追根溯源,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全国进行医疗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大背景下,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大大减少了病人的负担,但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为了生存,对药品的成本也会进行压缩,从而导致了企业“令行不止”,缺乏了主动提高药品包装质量的意识,而把心思花在钻制度规定的空子上。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没有严格落实监督检查措施,药品招标机构也信奉“唯低价论”,缺乏药品准投的制度和标准,客观上刺激药品生产企业“铤而走险”,选择价格最低的钠钙玻璃,忽视提高药品包装质量。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应成为医疗改革的牺牲品,这就需要各部门机构联合发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首先,药品招标机构要完善药品招标定价机制,不能唯低价是从,要对药品成本进行合理核算,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药品生产企业逐步提高注射液产品的包装质量。其次,药品监管部门应完善标准制度,严禁相关药品企业继续使用普通钠钙玻璃瓶,并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及时纠正药品生产企业的错误行为。最后,医院作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最后“守护者”,要发挥监督作用,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有安全隐患的药品并坚决舍弃,切实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把好关。

  [新闻追问]

  患者生命谁做主?

  常说:不能拿生命当儿戏。那急救药瓶里有玻璃碎屑,患者的生命可曾受到重视?

  当出现疾病或者生命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医生被我们当做天使,我们把满心的希望全交给了医生,我们总希望每位医生都是华佗再世,都能够手到病除,都能够起死回生。所以在看病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时候都是选择对医生的充分信任,同时抱着一份崇敬的心情,是为了自己的生命着想,但何尝又不是一种对医生医德的尊重呢?我们相信医生,不但相信他们的医术,也更多选择对医德的相信。

  选择对医德的相信,更多的也是对政府对医疗事业监管部门的信任。医生是可以拯救我们的生命,但前提是必须有可靠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当急救药瓶有玻璃碎屑的时候,不知道我们所谓的政府监管部门作何感想?每天呼喊着将百姓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百姓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置患者生命于无声无息中死亡,这好像与他们每天呐喊的口号背道而驰吧?

  不知道玻璃碎屑能不能消除,但我们对生命的恐惧却与日俱增,因为我们不知道患者的生命到底是谁在做主?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