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有空位也不让坐,说好的“尊老爱幼”呢?

2025-05-09 07:26 来源:光明网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广东肇庆一名老太太带着五六岁的孙子使用免费老年卡乘公交,尽管车上还有空位,司机却要求他们站着。

5月6日,肇庆市高要区智慧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致歉,称该司机行为未能体现对特殊乘客群体的关怀,损害乘客权益。目前,公司已对该司机作出停职处理,后续将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及扣减绩效。

视频显示,未被允许坐下的老人没吵没闹,用胳膊揽着孩子,倚靠在车内柱子上。此情此景,让不少网友感到费解。

遵循“先来后到”原则,鼓励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公交公司的明文规定,也是社会的共识。明明车上有空位,一老一小又属于典型的特殊乘客,司机为何不让他们坐下?说好的尊老爱幼呢?

发布视频的网友称,因老人乘车距离较短,司机就要求祖孙俩站着,以便把座位留给别人。但无论从逻辑上看,还是从情理上讲,乘车距离较短都不能成为让老人和孩子站着的理由,更何况旁边还有空位。

有网友猜测,公交司机不让他们坐下,主要原因是老人使用免费的老年卡乘车,而五六岁的孩子按规定也应免费。司机的潜台词似乎是:让你们免费乘车就不错了,别挤占宝贵的座位资源。换言之,司机把免费乘车的老人和孩子,当成了一种累赘和麻烦。

但事实上,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享受乘车优待,不是接受施舍和恩赐,而是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城市公共交通、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客运,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优待和照顾”;《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也明文规定:“老年人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包括乘坐公交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减免费优待”。

此外,根据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年印发的《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肇庆市城区公共汽车的通告》,只要年满60周岁,就可以享受免费乘坐公交的优惠政策,而且不限户籍。

可见,在车内有空闲座位的情况下,公交司机未妥善安排老人及儿童就座,不仅违背公序良俗和人之常情,还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受到公司的处罚并不冤。

善待老人和儿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公共交通服务领域的基本规范。公交公司不能止于处罚涉事司机,还应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强化员工日常管理与监督,将“尊老爱幼”的理念和行动落实落细,杜绝“不欢迎”“不待见”老人和儿童的问题再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儿童,是关爱我们的未来;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此事虽小,但背后的问题不容小视。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公交有空位也不让坐,说好的“尊老爱幼”呢?

2025年05月09日 07:26   来源:光明网   陈广江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广东肇庆一名老太太带着五六岁的孙子使用免费老年卡乘公交,尽管车上还有空位,司机却要求他们站着。

5月6日,肇庆市高要区智慧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致歉,称该司机行为未能体现对特殊乘客群体的关怀,损害乘客权益。目前,公司已对该司机作出停职处理,后续将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及扣减绩效。

视频显示,未被允许坐下的老人没吵没闹,用胳膊揽着孩子,倚靠在车内柱子上。此情此景,让不少网友感到费解。

遵循“先来后到”原则,鼓励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公交公司的明文规定,也是社会的共识。明明车上有空位,一老一小又属于典型的特殊乘客,司机为何不让他们坐下?说好的尊老爱幼呢?

发布视频的网友称,因老人乘车距离较短,司机就要求祖孙俩站着,以便把座位留给别人。但无论从逻辑上看,还是从情理上讲,乘车距离较短都不能成为让老人和孩子站着的理由,更何况旁边还有空位。

有网友猜测,公交司机不让他们坐下,主要原因是老人使用免费的老年卡乘车,而五六岁的孩子按规定也应免费。司机的潜台词似乎是:让你们免费乘车就不错了,别挤占宝贵的座位资源。换言之,司机把免费乘车的老人和孩子,当成了一种累赘和麻烦。

但事实上,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享受乘车优待,不是接受施舍和恩赐,而是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城市公共交通、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客运,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优待和照顾”;《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也明文规定:“老年人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包括乘坐公交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减免费优待”。

此外,根据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年印发的《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肇庆市城区公共汽车的通告》,只要年满60周岁,就可以享受免费乘坐公交的优惠政策,而且不限户籍。

可见,在车内有空闲座位的情况下,公交司机未妥善安排老人及儿童就座,不仅违背公序良俗和人之常情,还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受到公司的处罚并不冤。

善待老人和儿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公共交通服务领域的基本规范。公交公司不能止于处罚涉事司机,还应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强化员工日常管理与监督,将“尊老爱幼”的理念和行动落实落细,杜绝“不欢迎”“不待见”老人和儿童的问题再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儿童,是关爱我们的未来;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此事虽小,但背后的问题不容小视。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