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奔头促劲头,提升社区工作“磁吸力”

2024-04-12 07:41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以奔头促劲头,提升社区工作“磁吸力”

2024年04月12日 07:41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第一个专门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中央文件。

  “社区很重要,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社区,被称为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直接影响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那如何加强?习近平总书记说:“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意见》聚焦于“人”,必将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发挥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一直以来,说起社区工作,不少人会面带忧色。诸多槽点归结起来,可用一个“苦”字概括:工作鸡零狗碎,常常忙得晕头转向;身累心也累,有时甚至觉得“无意义”;收入不高、前途“渺茫”,不少人直言存在“围城”之惑,里面的人想离开、外面的人想进来……看到《意见》呢?相信社区工作者会心头一暖,精气神大振、期待值拉满!因为《意见》作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首个中央文件,其本身就释放着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传递着重视、关心、支持之意。具体到内容,《意见》新风扑面,研究制定社区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建立健全岗位等级序列,探索举办全国性、区域性职业能力大赛……诸多大动作、新举措,令人眼前一亮。

  《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主要目标。这提醒我们,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非一日之功,急躁不得、“冒进”不可, 更需要实功夫、细功夫。但有两点,尤需快办、办好。

  一者,进一步把导向立起来。导向就是风向标、指挥棒。任何工作都是如此:有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走势、发展趋势。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是某个部门的事,非形成“风气”不可。正因此,树立导向更显重要。对此,要结合实际,细化关心关爱措施,不断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尤其要发挥激励的撬动作用,比如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招录(聘)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将特别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进街道(乡镇)领导班子……发展上有奔头,工作上就有劲头,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道理。激励才能激活,对社区工作者既给压力又给动力,既给担子又给机会,如此才能不断增强社区工作的“磁吸力”,让更多有志之士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

  二者,进一步把负担减下去。《意见》最后一条为“深化减负增效”,且着墨颇多,再次彰显了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形式主义害死人,这个“人”必然也包括社区工作者。其破坏力,对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而言,直接且深刻。为此,减负松绑当走深、走实、提速,不能慢、更不能“浅”。《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不得将社区组织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事项的责任主体。准入机制,有望从源头上为社区任务“瘦身”。这一机制如何“立”,值得加快探索。

  “不管你做多少工作,变多少花样,群众不满意,一切工作都是白做。”我们要将实效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尺度,更加注重追踪问效、过程管理,把《意见》要求一件一件抓到底,真正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得更好更强,持续壮大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