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风险警示股打造灵敏定价阀

2025-07-03 07:1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到10%,A股沪深主板ST股交易规则或迎来重要变革。沪深交易所近日发布征求意见稿,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由5%调整为10%,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这一看似简单的数字调整,或将终结实施多年的差异化限制,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涨跌幅可以说是股票定价的阀门,起着流量调节的作用。为向投资者警示存在财务造假、内控失效或持续经营困难等的ST类公司风险,保护投资者免受极端波动冲击,此前,沪深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为5%,和主板其他股票不同。在资本市场建设初期,此举有效提升了投资者对风险股的认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投机炒作。

如今,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以及投资者对市场风险认识的深化,5%的涨跌幅限制,不再适应风险定价和风险管控的需要,反而出现“该涨的不涨、该跌的不跌”现象。例如,某基本面改善的公司,投资者想让它涨回去,却被5%卡着;反之,某“空壳股”该退市了,却始终跌不到底,变相延长了其寿命,定价功能出现失灵。

放宽涨跌幅限制,就是要校正这一扭曲局面,通过统一规则、提升定价效率,让市场力量在更宽广的空间里自发调节,使ST股价格更灵敏地反映公司真实价值。

多重积极效果值得期待。定价效率有望进一步优化:更大的涨跌幅限制,给予市场更大活动场地,使其能更充分地博弈,让风险警示股票的价格更快速地反映公司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关系。监管套利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统一板块内各类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能减少板块内机制差异,避免监管套利。劣质公司出清加快:扩大的涨跌幅将加快风险暴露,便利投资者“用脚投票”,推动劣质企业有序退出,净化市场生态。

来自实践的探索也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可遵循的样本。前期,科创板、创业板已将风险警示股票与其他股票的涨跌幅限制进行了统一,均为20%。从实际情况来看,总体运行平稳,缓解了定价失灵的现象。此次监管层将成熟经验复制到主板,展现出改革创新的决心,又不失稳健推进的耐心。

也要注意,波动空间扩大可能带来的短期投机炒作不得不防。涨跌幅放宽至10%,单日盈亏波动翻番,一些热衷于“炒小炒差”的资金,或将集中涌向市值较小、筹码集中度高的ST股。如果无严格的监管配套,缺乏专业分析能力的普通投资者可能因“追涨杀跌”而蒙受损失,既损害了投资者切身利益,也偏离了改革初衷。

赋予市场更大定价权的同时,更锋利的监管之剑也不可缺位。对此,沪深交易所同步对其他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包括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异常波动指标,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要求会员做好业务和技术准备,切实加强投资者教育及风险提示工作,引导投资者理性审慎参与风险警示股票交易等,并表示将不断强化交易监管,就是要在“风险防控”与“市场活力”之间寻求平衡,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

松绑ST股涨跌幅,正如拆除河道中的堰塞坝,虽可能会泛起一时泥沙,但畅通了大河奔涌的通道,长远来看更利于生态平衡。随着交易规则的统一,资本市场将日趋活跃有序,走向更加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华林)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为风险警示股打造灵敏定价阀

2025年07月03日 07:1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到10%,A股沪深主板ST股交易规则或迎来重要变革。沪深交易所近日发布征求意见稿,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由5%调整为10%,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这一看似简单的数字调整,或将终结实施多年的差异化限制,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涨跌幅可以说是股票定价的阀门,起着流量调节的作用。为向投资者警示存在财务造假、内控失效或持续经营困难等的ST类公司风险,保护投资者免受极端波动冲击,此前,沪深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为5%,和主板其他股票不同。在资本市场建设初期,此举有效提升了投资者对风险股的认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投机炒作。

如今,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以及投资者对市场风险认识的深化,5%的涨跌幅限制,不再适应风险定价和风险管控的需要,反而出现“该涨的不涨、该跌的不跌”现象。例如,某基本面改善的公司,投资者想让它涨回去,却被5%卡着;反之,某“空壳股”该退市了,却始终跌不到底,变相延长了其寿命,定价功能出现失灵。

放宽涨跌幅限制,就是要校正这一扭曲局面,通过统一规则、提升定价效率,让市场力量在更宽广的空间里自发调节,使ST股价格更灵敏地反映公司真实价值。

多重积极效果值得期待。定价效率有望进一步优化:更大的涨跌幅限制,给予市场更大活动场地,使其能更充分地博弈,让风险警示股票的价格更快速地反映公司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关系。监管套利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统一板块内各类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能减少板块内机制差异,避免监管套利。劣质公司出清加快:扩大的涨跌幅将加快风险暴露,便利投资者“用脚投票”,推动劣质企业有序退出,净化市场生态。

来自实践的探索也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可遵循的样本。前期,科创板、创业板已将风险警示股票与其他股票的涨跌幅限制进行了统一,均为20%。从实际情况来看,总体运行平稳,缓解了定价失灵的现象。此次监管层将成熟经验复制到主板,展现出改革创新的决心,又不失稳健推进的耐心。

也要注意,波动空间扩大可能带来的短期投机炒作不得不防。涨跌幅放宽至10%,单日盈亏波动翻番,一些热衷于“炒小炒差”的资金,或将集中涌向市值较小、筹码集中度高的ST股。如果无严格的监管配套,缺乏专业分析能力的普通投资者可能因“追涨杀跌”而蒙受损失,既损害了投资者切身利益,也偏离了改革初衷。

赋予市场更大定价权的同时,更锋利的监管之剑也不可缺位。对此,沪深交易所同步对其他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包括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异常波动指标,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要求会员做好业务和技术准备,切实加强投资者教育及风险提示工作,引导投资者理性审慎参与风险警示股票交易等,并表示将不断强化交易监管,就是要在“风险防控”与“市场活力”之间寻求平衡,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

松绑ST股涨跌幅,正如拆除河道中的堰塞坝,虽可能会泛起一时泥沙,但畅通了大河奔涌的通道,长远来看更利于生态平衡。随着交易规则的统一,资本市场将日趋活跃有序,走向更加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华林)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