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三门峡非标三、四轮车(“老头乐”)引发的交通问题备受关注。三门峡交警针对此类车辆发布重要提示,明确此类车辆禁止上路行驶,市民要做到不买、不开、不坐。据介绍,非标三、四轮车因无机动车号牌约束,常于机动车道龟速行驶,随意闯红灯、乱停乱放,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同时给自身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6月30日 《南阳晚报》)
现实生活中,“老头乐”为老年群体出行带来便利,满足了接娃、买菜、代步等“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然而,由于其安全技术标准低、部分驾驶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老头乐”上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我国多地已被禁行。笔者认为,从安全出行角度考量,禁止“老头乐”上路很有必要,但还应当提供合规的代步工具,以满足老年群体代步需求,让“老头”出行再“乐”起来。
近年来,“老头乐”上路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不仅因为“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还反映出很多低速三、四轮车不符合相关生产标准和技术要求。很多用于载客或载货的低速三、四轮车,在制动、转向、碰撞等安全领域没有统一标准和配置,导致这类产品安全性较低,上路就如同一颗飞奔的“定时炸弹”,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可见,“老头乐”对驾驶者及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时常会“乐”极生“悲”,让不达标的“老头乐”退场,显得很有必要。
事实上,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多数“老头乐”会被交警部门认定为机动车,而“老头乐”大多无牌上路,老年驾驶者也多为无证驾驶,所以多数事故会被判定负主要责任。若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驾驶者将涉嫌交通肇事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此外,这类车即便购买了“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也可能会拒绝理赔。因而,从保护自身生命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老年群体应当增强安全隐患意识,抵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老头乐”,做到不买、不开、不坐“老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