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红也是红”是典型的流量歪风

2025-07-02 07:27 来源:北京晚报

6月29日,湖南网友周景明发帖称,自己请求改回曾用名朱雀玄武的申请暂未通过审批。当地公安的回复显示,这是周景明近13个月以来提交的第11次更名申请,他频繁申请更名的行为已属扰乱公共秩序、浪费行政资源。

据上游新闻报道,周景明称,频繁改名是想通过改名引发关注。“我想出名,喜欢被人关注,黑红也是红。”如果之前的改名,人们还可当闹剧看,这番“诚实”的表述、毫不避讳的“直率”,则更加令人不齿。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周景明可谓将法律赋予的姓名权用到了极致。从去年5月起,他光改成的名字就有4个,分别是“朱雀玄武”“朱雀玄武敕令”“朱咸宁”“周景明”,申请未通过的名字中,居然还有长达48个字的。

法律的确没有对公民改名次数、名字长度做出明确限制,但改名真能为所欲为吗?周景明申请过的名字,从“朱雀玄武”到“周天紫微大帝”,从“周武王”到“周乔治华盛顿”,明显戏谑的成分更大。这么折腾名字,显然涉嫌违背公序良俗,浪费行政资源。

促使周景明频繁改名的,是“黑红也是红”的价值观。让其胡乱改名不断发酵的是趋之若鹜的自媒体,更是流量至上的平台。一段时间以来,同样走“黑红也是红”“臭名也是名”路子的人不在少数。因刻意扮丑、装疯卖傻走红的“郭老师”,大言不惭地说“人们要审丑,我就丑给他们看”;余华英被判死刑后,居然有人“认贼作母”博流量;社交平台上,靠挑起对立、制造矛盾起号的博主数不胜数……宁肯“千夫指万人骂”,也不要“一朝发帖无人问”,真乃咄咄怪事。可在“泼天的流量”面前,平台下不了整治决心,不仅不严格审查,甚至搭台捧臭脚,各路“朱雀玄武”自然乱哄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

姓名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不是获取流量的筹码。与其盘算改名,不如改改不分是非、颠倒“黑红”的心。公安机关已经拒绝了周景明的改名申请,平台是不是也该刹一下“黑红也是红”的流量歪风?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黑红也是红”是典型的流量歪风

2025年07月02日 07:27   来源:北京晚报   李霞

6月29日,湖南网友周景明发帖称,自己请求改回曾用名朱雀玄武的申请暂未通过审批。当地公安的回复显示,这是周景明近13个月以来提交的第11次更名申请,他频繁申请更名的行为已属扰乱公共秩序、浪费行政资源。

据上游新闻报道,周景明称,频繁改名是想通过改名引发关注。“我想出名,喜欢被人关注,黑红也是红。”如果之前的改名,人们还可当闹剧看,这番“诚实”的表述、毫不避讳的“直率”,则更加令人不齿。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周景明可谓将法律赋予的姓名权用到了极致。从去年5月起,他光改成的名字就有4个,分别是“朱雀玄武”“朱雀玄武敕令”“朱咸宁”“周景明”,申请未通过的名字中,居然还有长达48个字的。

法律的确没有对公民改名次数、名字长度做出明确限制,但改名真能为所欲为吗?周景明申请过的名字,从“朱雀玄武”到“周天紫微大帝”,从“周武王”到“周乔治华盛顿”,明显戏谑的成分更大。这么折腾名字,显然涉嫌违背公序良俗,浪费行政资源。

促使周景明频繁改名的,是“黑红也是红”的价值观。让其胡乱改名不断发酵的是趋之若鹜的自媒体,更是流量至上的平台。一段时间以来,同样走“黑红也是红”“臭名也是名”路子的人不在少数。因刻意扮丑、装疯卖傻走红的“郭老师”,大言不惭地说“人们要审丑,我就丑给他们看”;余华英被判死刑后,居然有人“认贼作母”博流量;社交平台上,靠挑起对立、制造矛盾起号的博主数不胜数……宁肯“千夫指万人骂”,也不要“一朝发帖无人问”,真乃咄咄怪事。可在“泼天的流量”面前,平台下不了整治决心,不仅不严格审查,甚至搭台捧臭脚,各路“朱雀玄武”自然乱哄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

姓名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不是获取流量的筹码。与其盘算改名,不如改改不分是非、颠倒“黑红”的心。公安机关已经拒绝了周景明的改名申请,平台是不是也该刹一下“黑红也是红”的流量歪风?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