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牢记初心使命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025-07-01 11: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越过一山又一山的奋勇攀登中,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今天成为拥有超1亿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104年历程,是一部艰苦卓绝而又雄奇壮丽的奋斗史。

百余年前,泱泱华夏飘摇欲坠,民不聊生处处可见。长夜漫漫,终有星火一簇照亮前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境地中奋起抗争,在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困顿中振作图强。经过百余年的勠力奋斗,如今的中国国力强盛、人民幸福、百业兴旺,已经发展成为先驱们理想中的模样。

中国共产党何以取得成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罢,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革命理想高于天”,艰苦岁月里,共产党员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为了研制“两弹一星”,无数科研工作者挺进戈壁大漠,甘做隐姓埋名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时空坐标的交叠里,变化的是战场形态,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一个个努力奔跑、勇敢追梦的身影,共同铸就了今日中国的辉煌气象。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党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党的形象、宗旨和精神,体现在一个个党员的身上。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一条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红色事业所需要的接班人。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稳妥有序进行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锻造更加强大的先锋力量。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从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到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制度规范,再到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断提高党员觉悟、纯洁党的组织、净化党的作风。今年,在决胜“十四五”的重要节点上,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进一步筑牢作风基石,引导党员干部当好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

“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环顾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审视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纪念馆里,“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的题词苍劲有力。勿忘昨天的苦难荣光,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亿万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不懈奋斗,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必将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牢记初心使命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025年07月01日 11: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越过一山又一山的奋勇攀登中,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今天成为拥有超1亿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104年历程,是一部艰苦卓绝而又雄奇壮丽的奋斗史。

百余年前,泱泱华夏飘摇欲坠,民不聊生处处可见。长夜漫漫,终有星火一簇照亮前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境地中奋起抗争,在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困顿中振作图强。经过百余年的勠力奋斗,如今的中国国力强盛、人民幸福、百业兴旺,已经发展成为先驱们理想中的模样。

中国共产党何以取得成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罢,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革命理想高于天”,艰苦岁月里,共产党员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为了研制“两弹一星”,无数科研工作者挺进戈壁大漠,甘做隐姓埋名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时空坐标的交叠里,变化的是战场形态,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一个个努力奔跑、勇敢追梦的身影,共同铸就了今日中国的辉煌气象。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党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党的形象、宗旨和精神,体现在一个个党员的身上。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一条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红色事业所需要的接班人。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稳妥有序进行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锻造更加强大的先锋力量。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从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到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制度规范,再到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断提高党员觉悟、纯洁党的组织、净化党的作风。今年,在决胜“十四五”的重要节点上,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进一步筑牢作风基石,引导党员干部当好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

“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环顾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审视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纪念馆里,“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的题词苍劲有力。勿忘昨天的苦难荣光,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亿万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不懈奋斗,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必将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