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KTV不适标语被嘲?别让“娱乐”成冒犯的挡箭牌

2025-06-30 07:55 来源:红网

近日,河南一位女生在KTV唱歌时,发现大厅张贴着“艳遇秘诀:把自己灌醉,给别人机会”的标语,深感不适。女生跟商家沟通能否花钱将壁纸撕下,商家称“不喜欢的话不看就好了,是不是大惊小怪了”。最终,她选择将此事发到网上并勇敢举报。很快,相关部门响应,标语被撕下。(6月27日 点时新闻)

这原本是一次成功的维权行动,评论区却有人指责女生“小题大做”,甚至恶意揣测其动机。这种现象值得深思:面对公共场所的不当内容,我们究竟该持怎样的态度?

先看这条标语本身将“艳遇”与“灌醉自己”挂钩,不仅低俗,还潜藏着危险的暗示。现实生活中,因醉酒而遭遇侵害的案例并不鲜见,这样的标语无疑是在美化、诱导可能发生的危险行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对犯罪行为的认知边界。它出现在KTV这样的公共场所,面向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传递的不正是一种不良价值观吗?

那些嘲笑女生举报行为的言论,实在令人难以苟同。有人说娱乐场所的广告语“只是娱乐而已”,但娱乐绝不能以牺牲公序良俗和他人感受为代价。当一句标语让他人感到被冒犯,它就不再是简单的娱乐表达,而是一种不当言行。商家作为场所的经营者,有责任营造健康、积极的消费环境,而非用低俗内容吸引眼球。消费者踏入KTV,不是为了接受这种可能带来危险与不适的“娱乐”,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提出质疑和举报是正当权利。

还有人拿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却没人投诉来类比,试图说明女生举报是“多此一举”。这完全是偷换概念,警示语是为了提醒公众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正向引导;而KTV标语是在宣扬有害甚至可能诱发犯罪的行为,两者性质天差地别。将二者相提并论,不过是为不当行为找借口,这种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至于“她嫉妒别人有机会”这样恶意揣测的言论,更是毫无根据。女生勇敢站出来举报,是在维护公共安全,是对不良现象的抵制,与“嫉妒”毫无关系。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正义之举时,不应如此恶意揣度,而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如果每次有人勇敢发声都被这样嘲讽,以后谁还敢站出来维护公平正义?

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公共场所的环境有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商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低俗、不当的言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对这类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不能让不良内容堂而皇之地存在。同时,对于那些无端指责举报者的言论,我们要坚决驳斥,不能让正义之声被淹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举报KTV不适标语被嘲?别让“娱乐”成冒犯的挡箭牌

2025年06月30日 07:55   来源:红网   李乐

近日,河南一位女生在KTV唱歌时,发现大厅张贴着“艳遇秘诀:把自己灌醉,给别人机会”的标语,深感不适。女生跟商家沟通能否花钱将壁纸撕下,商家称“不喜欢的话不看就好了,是不是大惊小怪了”。最终,她选择将此事发到网上并勇敢举报。很快,相关部门响应,标语被撕下。(6月27日 点时新闻)

这原本是一次成功的维权行动,评论区却有人指责女生“小题大做”,甚至恶意揣测其动机。这种现象值得深思:面对公共场所的不当内容,我们究竟该持怎样的态度?

先看这条标语本身将“艳遇”与“灌醉自己”挂钩,不仅低俗,还潜藏着危险的暗示。现实生活中,因醉酒而遭遇侵害的案例并不鲜见,这样的标语无疑是在美化、诱导可能发生的危险行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对犯罪行为的认知边界。它出现在KTV这样的公共场所,面向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传递的不正是一种不良价值观吗?

那些嘲笑女生举报行为的言论,实在令人难以苟同。有人说娱乐场所的广告语“只是娱乐而已”,但娱乐绝不能以牺牲公序良俗和他人感受为代价。当一句标语让他人感到被冒犯,它就不再是简单的娱乐表达,而是一种不当言行。商家作为场所的经营者,有责任营造健康、积极的消费环境,而非用低俗内容吸引眼球。消费者踏入KTV,不是为了接受这种可能带来危险与不适的“娱乐”,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提出质疑和举报是正当权利。

还有人拿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却没人投诉来类比,试图说明女生举报是“多此一举”。这完全是偷换概念,警示语是为了提醒公众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正向引导;而KTV标语是在宣扬有害甚至可能诱发犯罪的行为,两者性质天差地别。将二者相提并论,不过是为不当行为找借口,这种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至于“她嫉妒别人有机会”这样恶意揣测的言论,更是毫无根据。女生勇敢站出来举报,是在维护公共安全,是对不良现象的抵制,与“嫉妒”毫无关系。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正义之举时,不应如此恶意揣度,而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如果每次有人勇敢发声都被这样嘲讽,以后谁还敢站出来维护公平正义?

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公共场所的环境有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商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低俗、不当的言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对这类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不能让不良内容堂而皇之地存在。同时,对于那些无端指责举报者的言论,我们要坚决驳斥,不能让正义之声被淹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