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信息通信业如何突破增长瓶颈

2025-06-27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日前举办的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寻找信息通信业新的增长路径成为热点话题。无论是当下增势良好的新兴领域,还是被产业链看好的前沿领域,信息通信业都是基础底座。信息通信业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不仅对行业自身意义重大,也将为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注入发展新动能。

信息通信业增量不增收的局面已持续多年。今年前4个月,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2%,但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仅为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基础通信市场已经饱和,用户增长红利见顶、消费习惯变迁导致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收入持续下滑,互联网流量增速也在放缓。与此同时,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平均资费下降,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5G等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回报周期却很长,短期内对行业盈利拉动作用有限。

成熟市场并不意味着没有新增长点。从2024年数据可以看出,在传统电信业务基本盘稳定的基础上,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主的新兴业务收入占比已升至四分之一,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8%。数字消费、智慧家庭等成为重要消费新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带来发展新机遇。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这些都为信息通信业创造了广阔需求空间。

技术创新是破局的核心引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推动信息通信业进入流量时代,用户对传统语音、短信的需求萎缩,对流量的需求增长,这并非简单的习惯变迁,而是技术迭代的结果。可见,想要打破饱和的传统市场,关键在于推出新技术、催生新场景、培养新习惯。比如,被业内看好的低空经济、AI智能体等新场景,若能实现规模化商用,对信息通信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增量。

市场需求拓展是增长的突破口。传统消费市场既已饱和,那么就寻找新方向。从个人端看,外卖骑手、主播等新兴职业群体,通话、流量需求显著高于普通用户,农村市场是当前重要的潜力市场,电竞、智能眼镜、智能潮玩、高铁办公等新场景对信息通信业提出了新要求;从行业端看,垂直行业应用仍有待深耕,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边界还能拓展。抓住这些新场景,释放更多新需求,信息通信业就有望找到新增长点。

优化产业生态是发展的根基。作为典型的融合产业,信息通信业不能闭门造车,需打破企业、行业、场景间壁垒。比如,硬件厂商、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形成“技术+内容+终端”的协同模式,各展所长,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还能通过资源整合催生新商业模式。信息通信业是重要的前沿产业,在技术迭代、应用创新及产业变革中始终处于全球科技发展的核心位置,这也意味着单一企业无法独立支撑技术研发和创新,唯有合作才能共赢。

提升服务质量是留住用户的“护城河”。当基础通信市场趋近饱和,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从“能用”转向“好用”,更加关注网络稳定性、故障响应速度、套餐透明度等服务体验,仅靠价格优势难以维系用户忠诚度。例如,外卖骑手依赖高可靠通话,主播亟需低时延网络,一旦服务质量波动,这些用户极易流失。企业应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服务精准化与个性化,提升用户体验。

信息通信业的稳定期并非增长停滞,而是增长方式的转型期。当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引领,新的增长点便会在基础设施升级、技术融合创新与产业生态重构的过程中不断涌现,驱动信息通信业在稳定发展中实现质的突破,重塑增长动能与竞争格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信息通信业如何突破增长瓶颈

2025年06月27日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日前举办的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寻找信息通信业新的增长路径成为热点话题。无论是当下增势良好的新兴领域,还是被产业链看好的前沿领域,信息通信业都是基础底座。信息通信业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不仅对行业自身意义重大,也将为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注入发展新动能。

信息通信业增量不增收的局面已持续多年。今年前4个月,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2%,但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仅为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基础通信市场已经饱和,用户增长红利见顶、消费习惯变迁导致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收入持续下滑,互联网流量增速也在放缓。与此同时,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平均资费下降,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5G等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回报周期却很长,短期内对行业盈利拉动作用有限。

成熟市场并不意味着没有新增长点。从2024年数据可以看出,在传统电信业务基本盘稳定的基础上,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主的新兴业务收入占比已升至四分之一,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8%。数字消费、智慧家庭等成为重要消费新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带来发展新机遇。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这些都为信息通信业创造了广阔需求空间。

技术创新是破局的核心引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推动信息通信业进入流量时代,用户对传统语音、短信的需求萎缩,对流量的需求增长,这并非简单的习惯变迁,而是技术迭代的结果。可见,想要打破饱和的传统市场,关键在于推出新技术、催生新场景、培养新习惯。比如,被业内看好的低空经济、AI智能体等新场景,若能实现规模化商用,对信息通信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增量。

市场需求拓展是增长的突破口。传统消费市场既已饱和,那么就寻找新方向。从个人端看,外卖骑手、主播等新兴职业群体,通话、流量需求显著高于普通用户,农村市场是当前重要的潜力市场,电竞、智能眼镜、智能潮玩、高铁办公等新场景对信息通信业提出了新要求;从行业端看,垂直行业应用仍有待深耕,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边界还能拓展。抓住这些新场景,释放更多新需求,信息通信业就有望找到新增长点。

优化产业生态是发展的根基。作为典型的融合产业,信息通信业不能闭门造车,需打破企业、行业、场景间壁垒。比如,硬件厂商、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形成“技术+内容+终端”的协同模式,各展所长,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还能通过资源整合催生新商业模式。信息通信业是重要的前沿产业,在技术迭代、应用创新及产业变革中始终处于全球科技发展的核心位置,这也意味着单一企业无法独立支撑技术研发和创新,唯有合作才能共赢。

提升服务质量是留住用户的“护城河”。当基础通信市场趋近饱和,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从“能用”转向“好用”,更加关注网络稳定性、故障响应速度、套餐透明度等服务体验,仅靠价格优势难以维系用户忠诚度。例如,外卖骑手依赖高可靠通话,主播亟需低时延网络,一旦服务质量波动,这些用户极易流失。企业应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服务精准化与个性化,提升用户体验。

信息通信业的稳定期并非增长停滞,而是增长方式的转型期。当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引领,新的增长点便会在基础设施升级、技术融合创新与产业生态重构的过程中不断涌现,驱动信息通信业在稳定发展中实现质的突破,重塑增长动能与竞争格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