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拔牙遭诊所卷款跑路,预付费该如何保障消费安全

2025-06-27 06:54 来源:红网

近日,广东深圳多名患者反映,自己在南山区的“美澳口腔”诊所看牙,已经交了全款,但诊所却突然“跑路”,转诊还要重新交钱。患者徐先生表示,自己交了35000元准备种牙,当天满口牙齿就被拔完,3周后按要求前往诊所取模发现人去楼空,现在牙没了只能吃点粥。(6月26日 触电新闻)

数十名患者维权无门,大部分人损失超万元。这一事件不仅是一起消费纠纷,更是一记沉重的社会警钟:当行业公信力受到挑战,制度层面又需要怎样的措施来守护民生防线?

医疗的本质是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然而,在这场拔牙风波中,我们看到的不是白衣天使的仁心仁术,而是一场精心包装的商业骗局。患者在支付高额费用后,不仅没有获得承诺中的治疗服务,反而因为牙齿被拔光而陷入生活困境。这种“先拔后逃”的做法,不仅是对医疗伦理的践踏,更是对人性底线的挑战。

若从法律层面看,这起事件涉及合同违约、消费者权益保护乃至诈骗嫌疑。但令人无奈的是,面对“跑路”的诊所,受害者所能做的似乎只有等待漫长的司法程序。关于退费等纠纷问题,卫健委建议“走法院”,表面上看起来合法合规,但本质上暴露出了监管机制的滞后与无力。当一家医疗机构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轻而易举地卷款消失,这也反映出行业准入审核、资金监管流程、信用惩戒机制等环节仍有待完善之处,需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优化设计。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事件并非孤例。“办了健身卡之后健身房老板跑路了”“交了学费之后补习班倒闭了”……近年来,美容、教育、健身等行业频频出现预付费爆雷,消费者交了全款却得不到服务,维权之路更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当这种情况渗透到医疗服务领域,其后果更为严重。它不仅关乎金钱,更关乎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社会中信任赤字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预付款、分期、会员制等方式提前支付,以换取所谓优惠和便捷。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者也学会了利用这种心理进行套现和收割。最终,受害的永远是普通百姓,是那些最需要保障的群体。

面对此类信任危机事件,推动制度层面的系统性改革已刻不容缓。建立医疗预付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防止机构挪用;加强执业医师和机构的信用记录管理,实行黑名单制度;设立快速响应通道,让受害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法律援助与临时救助。

我们更要重新审视“信任”这一社会运行的基础。医疗不该是投机取巧者的狂欢乐园,而应是诚信的坚固堡垒。每一位患者都应该被尊重、被保护,而不是被欺骗、被抛弃。

希望我们能以此为契机,完善相关制度、堵塞政策漏洞、筑牢信任基石,真正构建起一个让消费者安心、让从业者守法、让社会放心的医疗长城。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男子拔牙遭诊所卷款跑路,预付费该如何保障消费安全

2025年06月27日 06:54   来源:红网   田昊昕

近日,广东深圳多名患者反映,自己在南山区的“美澳口腔”诊所看牙,已经交了全款,但诊所却突然“跑路”,转诊还要重新交钱。患者徐先生表示,自己交了35000元准备种牙,当天满口牙齿就被拔完,3周后按要求前往诊所取模发现人去楼空,现在牙没了只能吃点粥。(6月26日 触电新闻)

数十名患者维权无门,大部分人损失超万元。这一事件不仅是一起消费纠纷,更是一记沉重的社会警钟:当行业公信力受到挑战,制度层面又需要怎样的措施来守护民生防线?

医疗的本质是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然而,在这场拔牙风波中,我们看到的不是白衣天使的仁心仁术,而是一场精心包装的商业骗局。患者在支付高额费用后,不仅没有获得承诺中的治疗服务,反而因为牙齿被拔光而陷入生活困境。这种“先拔后逃”的做法,不仅是对医疗伦理的践踏,更是对人性底线的挑战。

若从法律层面看,这起事件涉及合同违约、消费者权益保护乃至诈骗嫌疑。但令人无奈的是,面对“跑路”的诊所,受害者所能做的似乎只有等待漫长的司法程序。关于退费等纠纷问题,卫健委建议“走法院”,表面上看起来合法合规,但本质上暴露出了监管机制的滞后与无力。当一家医疗机构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轻而易举地卷款消失,这也反映出行业准入审核、资金监管流程、信用惩戒机制等环节仍有待完善之处,需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优化设计。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事件并非孤例。“办了健身卡之后健身房老板跑路了”“交了学费之后补习班倒闭了”……近年来,美容、教育、健身等行业频频出现预付费爆雷,消费者交了全款却得不到服务,维权之路更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当这种情况渗透到医疗服务领域,其后果更为严重。它不仅关乎金钱,更关乎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社会中信任赤字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预付款、分期、会员制等方式提前支付,以换取所谓优惠和便捷。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者也学会了利用这种心理进行套现和收割。最终,受害的永远是普通百姓,是那些最需要保障的群体。

面对此类信任危机事件,推动制度层面的系统性改革已刻不容缓。建立医疗预付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防止机构挪用;加强执业医师和机构的信用记录管理,实行黑名单制度;设立快速响应通道,让受害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法律援助与临时救助。

我们更要重新审视“信任”这一社会运行的基础。医疗不该是投机取巧者的狂欢乐园,而应是诚信的坚固堡垒。每一位患者都应该被尊重、被保护,而不是被欺骗、被抛弃。

希望我们能以此为契机,完善相关制度、堵塞政策漏洞、筑牢信任基石,真正构建起一个让消费者安心、让从业者守法、让社会放心的医疗长城。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