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投资切勿“半拉子”收尾

2025-06-25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调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并提出要“完善‘半拉子工程’、已建未用项目等科学处置程序办法”。

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要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取得明显成效。然而,个别地方仍热衷于追求“大手笔”,部分工程规划脱离实际,导致人力物力大量消耗。有的博物馆建成两年沦为仓库,“重点工程”变成“烫手山芋”;有的特色小镇项目大面积烂尾,临街店铺大门紧闭;有的在偏远乡村建设豪华充电桩,却因电网配套不足只能“晒太阳”。

上述“半拉子工程”的成因各式各样,有的是资金不足、手续不全,工程没有竣工;有的是规划与实施脱节,未经科学论证就匆匆动工,导致建成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类似的半途而废,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还滋生出一些社会矛盾,影响恶劣且深远。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腐败和作风问题。曾有落马官员坦言,打造标杆性项目是因为能吸引眼球,可以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个别领导干部沉溺于“作秀”而不是“做事”,迷恋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在这种短平快的错误政绩观驱使下,“半拉子工程”屡禁不止。

比“半拉子工程”更可怕的是其背后的“半拉子”思维。政策衔接不畅、价值取向短视功利、执行态度敷衍懈怠,共同构成了“半拉子”思维的土壤。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尚可估算,但对民心向背的影响却无法衡量。如何践行长期主义,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是各地增进民生福祉必须回答的问题。

妥善清理整治“半拉子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未雨绸缪、持之以恒。一方面,该打的板子不能省。要深挖彻查其背后的作风问题,健全重大项目问责体系,该追责的严肃追责,坚决纠正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另一方面,要强化源头管控,加强政府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决策阶段要充分做好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建设阶段应强化过程监督,运营阶段需建立专业团队和长效机制,促使项目建设廉洁高效稳步推进,避免盲目投资和“拍脑袋”决策。

对于已经建成的“半拉子工程”,“新官”也要主动理好“旧账”。领导干部要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结合地方发展实际,盘活存量资源。例如,将闲置办公楼改造成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把荒废的产业园转型为仓储物流中心等,让资源从“沉睡中醒来”,为群众谋求更多福利。

无论何种工程,都应是“品质”工程。坚决防止“大手笔”投资、“半拉子”收尾,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才能更好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梁瑜 中国经济网供稿)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手笔投资切勿“半拉子”收尾

2025年06月25日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调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并提出要“完善‘半拉子工程’、已建未用项目等科学处置程序办法”。

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要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取得明显成效。然而,个别地方仍热衷于追求“大手笔”,部分工程规划脱离实际,导致人力物力大量消耗。有的博物馆建成两年沦为仓库,“重点工程”变成“烫手山芋”;有的特色小镇项目大面积烂尾,临街店铺大门紧闭;有的在偏远乡村建设豪华充电桩,却因电网配套不足只能“晒太阳”。

上述“半拉子工程”的成因各式各样,有的是资金不足、手续不全,工程没有竣工;有的是规划与实施脱节,未经科学论证就匆匆动工,导致建成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类似的半途而废,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还滋生出一些社会矛盾,影响恶劣且深远。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腐败和作风问题。曾有落马官员坦言,打造标杆性项目是因为能吸引眼球,可以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个别领导干部沉溺于“作秀”而不是“做事”,迷恋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在这种短平快的错误政绩观驱使下,“半拉子工程”屡禁不止。

比“半拉子工程”更可怕的是其背后的“半拉子”思维。政策衔接不畅、价值取向短视功利、执行态度敷衍懈怠,共同构成了“半拉子”思维的土壤。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尚可估算,但对民心向背的影响却无法衡量。如何践行长期主义,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是各地增进民生福祉必须回答的问题。

妥善清理整治“半拉子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未雨绸缪、持之以恒。一方面,该打的板子不能省。要深挖彻查其背后的作风问题,健全重大项目问责体系,该追责的严肃追责,坚决纠正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另一方面,要强化源头管控,加强政府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决策阶段要充分做好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建设阶段应强化过程监督,运营阶段需建立专业团队和长效机制,促使项目建设廉洁高效稳步推进,避免盲目投资和“拍脑袋”决策。

对于已经建成的“半拉子工程”,“新官”也要主动理好“旧账”。领导干部要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结合地方发展实际,盘活存量资源。例如,将闲置办公楼改造成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把荒废的产业园转型为仓储物流中心等,让资源从“沉睡中醒来”,为群众谋求更多福利。

无论何种工程,都应是“品质”工程。坚决防止“大手笔”投资、“半拉子”收尾,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才能更好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梁瑜 中国经济网供稿)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