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成都市金牛区一诊所推出“50元输液3天”的促销活动,6月21日,成都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网传图片属实,时间发生在今年3月15日前后。经初步核实,当事人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发布医疗广告。目前,金牛区市监局已立案开展调查,对涉嫌违法行为,将依法严厉查处。(6月21日 澎湃新闻)
输液本该是医生根据病情判断的严谨治疗手段,却被包装成促销套餐。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摇身一变成了推销员,把专业的医疗判断当成了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品。说到底,这是商业利益对医疗底线的践踏。
看病不是点外卖、买套餐!每个人的身体千差万别:是老人还是小孩?对药过不过敏?病情是轻是重?该不该输?输什么药?输多久?这些都需要医生具体分析、审慎决定,这是医疗安全的底线。不问是谁、患什么病,都用“三天50元”的输液套餐?如此“一刀切”,要医生何用?
这类“促销”极具诱导性。鼓吹“50元三天,不用就亏”,很容易让感冒、腹泻等小病患者被“忽悠”去输液。这违背了“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医疗原则。诊所看似“让利”的促销,实际上是给健康埋雷,更是把老百姓对医生的那点信任给消耗没了。
诊所何以出此下策?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当诊疗收入难抵运营成本,“促销”成了无奈选择——但这不是正当理由。诊所“病急乱投医”,竟把诊疗行为当成“商品促销”,误将“便宜”当作核心竞争力,忘记了“专业”和“患者信任”才是长久立身之本。这无疑是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