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未盈利“潜力股”的爆发力

2025-06-20 08:22 来源:南方日报

开板6周年之际,科创板迎来新一轮改革。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其中,“1”是指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6”是指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包括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对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等。

传统金融逻辑注重现金流、财务指标,而科技企业核心价值是技术,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而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核心指标为“预计市值+研发成果”,突破传统盈利指标束缚,主要适用于产品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企业,目前已在生物医药领域落地。当前,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处于高速成长期,普遍为未盈利状态,但类似企业的价值,显然不能仅用短期盈利来衡量。“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可谓围绕我国当前科技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量体裁衣”式的调整,便于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

设置科创成长层后,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其中。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符合“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两个条件之一的调出科创成长层。从科创成长层的组成与调出就不难看出,其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有学者形象地形容:“科创成长层如同在科创板这所‘大学’里新开了个‘实验班’。这样一来,那些技术牛、前景好但缺钱的硬科技企业直接融资就更容易了。”

“实验班”,除了有“潜力股”的意思,其实还有一重理解,即“试验田”,用来给更具包容性的政策举措提供更可控的“试验空间”。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为了支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纷纷通过革新制度增加制度包容性,抢夺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资源。资本市场服务能不能覆盖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是市场各方判断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标识性因素。然而,科技创新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既孕育着新动能,也必然伴随着风险,提升制度包容性的同时,也须强化风险管控。

比如,如何精准识别“潜力股”,一直是个难题。相较而言,市场化机制在优质科技型企业识别筛选方面有独特优势,特别是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科创属性和未来发展潜力具有一定判断能力。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助于通过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判断、真金白银投入,帮助审核机构、投资者增强对企业科创属性、商业前景的判断,小范围试点也有助于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再如,提高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摘除特殊标识“U”的标准,要求企业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及影响并提示风险等,加强投资者保护。

激活未盈利“潜力股”的爆发力,既要为“硬科技”企业雪中送炭,也要对“伪科技”企业有效拦截,增强制度包容性的同时提高制度精准性,持续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发展质效。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激活未盈利“潜力股”的爆发力

2025年06月20日 08:22   来源:南方日报   维辰

开板6周年之际,科创板迎来新一轮改革。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其中,“1”是指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6”是指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包括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对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等。

传统金融逻辑注重现金流、财务指标,而科技企业核心价值是技术,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而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核心指标为“预计市值+研发成果”,突破传统盈利指标束缚,主要适用于产品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企业,目前已在生物医药领域落地。当前,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处于高速成长期,普遍为未盈利状态,但类似企业的价值,显然不能仅用短期盈利来衡量。“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可谓围绕我国当前科技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量体裁衣”式的调整,便于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

设置科创成长层后,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其中。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符合“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两个条件之一的调出科创成长层。从科创成长层的组成与调出就不难看出,其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有学者形象地形容:“科创成长层如同在科创板这所‘大学’里新开了个‘实验班’。这样一来,那些技术牛、前景好但缺钱的硬科技企业直接融资就更容易了。”

“实验班”,除了有“潜力股”的意思,其实还有一重理解,即“试验田”,用来给更具包容性的政策举措提供更可控的“试验空间”。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为了支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纷纷通过革新制度增加制度包容性,抢夺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资源。资本市场服务能不能覆盖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是市场各方判断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标识性因素。然而,科技创新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既孕育着新动能,也必然伴随着风险,提升制度包容性的同时,也须强化风险管控。

比如,如何精准识别“潜力股”,一直是个难题。相较而言,市场化机制在优质科技型企业识别筛选方面有独特优势,特别是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科创属性和未来发展潜力具有一定判断能力。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助于通过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判断、真金白银投入,帮助审核机构、投资者增强对企业科创属性、商业前景的判断,小范围试点也有助于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再如,提高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摘除特殊标识“U”的标准,要求企业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及影响并提示风险等,加强投资者保护。

激活未盈利“潜力股”的爆发力,既要为“硬科技”企业雪中送炭,也要对“伪科技”企业有效拦截,增强制度包容性的同时提高制度精准性,持续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发展质效。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