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而金融可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影响消费。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需求端看,我国金融体系支持消费的力度较大,2024年末全部消费贷款余额58.7万亿元,是2010年末的7.8倍,消费金融类产品也不断丰富创新,居民消费融资便利度明显上升。从供给端看,部分普惠领域的优质服务消费供给明显不足,是未来金融政策支持促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我国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为消费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金融机构围绕以旧换新、冰雪运动等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多元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与此同时,消费领域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文体旅游、养老托育、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领域个性化、高品质供给存在缺口,县域服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
从金融支持消费的总体情况看,传统信贷占比较高,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占比偏低,信贷产品适配性不足,需要通过构建与消费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消费领域高质量金融供给,最终形成消费与金融相互赋能、深度融合、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增长动能。
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要适时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探索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