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来袭如何应对,决定着一个企业能走多远。近段时间,两位企业家的两句话,发人深省。
面对外部封锁打压,华为推出麒麟系列芯片、打造鸿蒙操作系统,新产品在全球市场突围。任正非说:“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
面对国际客户“撤单”,在浙江义乌做电子秤生意的吕成均从容不迫,以自主品牌战略把握外贸主动权。他表示,超越波澜,相持之时尤需沉得住气。
不论是中小企业还是科技巨头,都在摸爬滚打中总结出一个发展之道:沉得住气。它是应对挑战时的“不放弃”,也是面对抉择时的“不抛弃”,更是“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的强大定力。
以更大视野来看,沉得住气,正是中国经济闯关夺隘的内在密码。无论是科研攻关、人才培养,还是绿色发展、新基建,我们始终在算长远账、综合账。凭借制度优势、发展韧性、务实举措,中国一次次跨越经济周期波动,让国际上一些人的“见顶论”“崩溃论”“停滞论”不攻自破。
时光见证奇迹,奇迹又何尝不是时光之作。“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只看前进性,就容易盲目乐观;只看曲折性,则容易丧失信心。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应对风高浪急的挑战,我们就能在解决矛盾问题中不断发展前进,在时间历史中创造历史时间。
方向不改,拿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远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看准了就抓紧干”。其中,“看准”是“干好”的前提。“看准”体现了认识论上的清醒、方法论上的清晰。今天,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如何突出地方优势进行产业布局,如何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答好这些问题,才能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目标不移,避免冲动蛮干、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