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管是商场里还是朋友圈,到处都能看到Labubu的影子。这只长着尖耳朵、咧嘴露着九颗尖牙,还有点“坏坏”表情的小怪兽,原本没啥名气,突然就成了年轻人都追捧的网红,火得一塌糊涂,让人忍不住好奇:它到底咋做到的?
在消费文化的浪潮中,营销热点层出不穷,从情人节的浪漫经济、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到“秋天第一杯奶茶”的话题营销,都展现出商业与文化融合的力量。然而,Labubu的走红路径却有着独特之处,其发展历程并非一蹴而就,更像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厚积薄发”。
其实Labubu诞生得不算晚,2015年就在香港一个艺术家画的绘本里出现了,可那时候就是个普通的卡通角色,没多少人知道。直到2018年,泡泡玛特把它做成盲盒卖,尽管获得了一定关注,但在竞争激烈的潮玩市场中,彼时的Labubu尚未展现出强劲的爆发潜力。
Labubu的逆袭,离不开泡泡玛特极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盲盒模式利用消费者对未知的好奇心理,将购买过程转化为充满惊喜的体验,激发重复购买欲望;此外,泡泡玛特经常搞限量发售,一旦标上“限量款”“隐藏款”,不仅能赋予产品收藏价值,更在二手市场催生溢价空间,进一步提升其吸引力。
社交媒体也给Labubu的爆火加了不少油。国际明星如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分享收藏,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用户自发创作的开箱视频、创意改造内容,不断扩大Labubu的影响力,让更多人被其独特魅力吸引。
当然,Labubu自身的产品特质才是其走红的核心要素。和那些可爱精致的玩偶不同,它长得夸张又另类,属于“丑萌丑萌”的类型。现在的年轻人就讨厌和别人撞款,就爱追求个性,Labubu这种不走寻常路的设计,正好戳中了大家的喜好,拿在手里感觉自己特别酷。而且这小家伙看着有点凶,却透着神秘和搞怪,像极了年轻人偶尔想叛逆、想搞怪的小心思,让人觉得特别有共鸣。生活压力这么大,Labubu就成了大家释放情绪、表达自我的一个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