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广西桂林,一女孩在高考结束后用扁担挑着行李回家的视频被网友拍下。这么一段简单的视频却迅速出圈,感动了不少网友,甚至有不少人表示要为她提供帮助。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考衍生新闻——围绕着高考的“周边”,偶然被发现的热点。不过随着媒体报道的跟进,更多的细节被揭开,相比于视频所呈现的戏剧化元素,她可以说仍是一位“普通”的考生。
比如她说自己并不是独自挑行李,母亲也在后面拿东西,只是没拍进去;她的父亲哥哥在外面打工,平时也很疼爱她;对于高考,她也没有“简单”或“很难”的评价,只说“我的英语作文都写完了”;对于暑期,打算找一份暑期工或是摆摊卖凉粉;对于网友提出的资助意愿,她也表示了婉拒,等等。
从目前的媒体曝光看,她身上其实没有过多的戏剧张力。她不算一位励志的典型,谈不上令人唏嘘的身世,也没有信息显示是一位获奖无数的学霸。即便是扁担挑行李,放在当地的环境里也不特别,比如她的班主任就表示,“我们这里属于农村山区,手提肩挑点行李物品是手拿把掐的活儿,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
但仔细想想,或许正是这份普通与朴实,让她身上有一种格外动人的力量。
高考前后,媒体上往往是高规格的送考迎考仪式,旗袍、鲜花、横幅各种意象堆叠,通过盛大的叙事营造出一种整体观感:学生在这几日受到了特别的关照,他们是高考语境下的“宠儿”。
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全社会对这几天格外关注也属正常。这位挑行李的女生,却呈现另一种朴实的真实——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受到了万般“关照”,但她们也在很努力地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