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明确提出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等。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凭借较长时间投资周期特性,创业投资(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成为耐心资本的关键力量。同时,VC和PE的高风险偏好,也高度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高风险属性。因此,积极培育以VC和PE为主体的耐心资本,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意义重大。
然而,从实践中看,当前一级市场面临募资规模收缩、国资依赖度高、考核周期短、退出渠道单一等挑战。近几年,VC和PE募资规模逐年下降;国资背景的有限合伙人(LP)占比高达八成以上,市场化资本参与度不高;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风险偏好低,与创业投资高风险属性相冲突;政府引导基金在短周期考核压力下,难以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退出严重依赖上市,并购基金等替代渠道发展滞后,市场流动性较差。
破解这些制约难题,必须着眼于“募、投、管、退”全链条系统性改革,推动耐心资本健康成长,激发市场活力。
在募资端,应扩容市场化有限合伙人,拓宽资金来源。目前国资已经成为有限合伙人的主要力量,建议未来进一步引入长期资本,推动企业年金、养老金通过母基金投资一级市场。同时,适当放宽准入,提高险资股权投资比例,试点家族办公室跨境投融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