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多边主义 推进海洋治理

2025-06-06 07:34 来源:人民日报

以“加快行动,动员所有行动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为主题,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举办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于6月9日至13日在法国尼斯举行。本届大会被认为具有重要意义,将向全球发出采取切实行动保护海洋的明确信号。

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保护;它使我们放飞梦想,引领我们远航;它为我们提供可持续能源、商贸通道、丰富的资源以及无穷的科学知识。

然而,当前海洋保护面临全球治理框架缺失和资金不足的双重挑战。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过度捕捞等问题亟须应对。海水酸化不断加剧、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等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严重威胁海洋的可持续未来。

采取多边行动已经刻不容缓。10年前,在法国、中国以及国际社会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巴黎协定》顺利通过,为控制全球变暖确立了一个统一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今年3月,在《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法中两国又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去年5月,法中两国还发表了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重申对保护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的特殊责任和共同雄心。法国及其欧盟合作伙伴与中国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并愿通过合作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为全球海洋保护事业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大会将制定一项雄心勃勃的尼斯海洋行动计划,有望成为推动海洋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国际文书,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衔接。要实现这一愿景,大会的讨论应注重具体务实、突出行动导向,并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努力。

改善治理体系。当前,监管缺失和共同规则的缺位,使海洋生态系统遭遇前所未有的社会与环境风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被视为加强海洋治理的关键工具,法中两国都签署了该协定并努力推动协定早日生效,正如2025年3月法中两国在《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的那样。

加大资金投入。动员公共、私营部门融资,对于支持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持续享有海洋带来的经济机遇,必须以保障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为前提。在本届大会期间,各方将宣布一系列相关承诺,涵盖国际贸易、海运、旅游、投资等多个领域。

深化海洋认知。尽管海洋覆盖地球面积的70%,但人类对其认知仍十分有限。若对海洋缺乏认知或认知不足,又如何能够有效保护海洋?我们必须进一步整合科学、创新与教育领域的力量,加强海洋知识的储备与传播,切实提升全社会对海洋的认知。

海洋是全人类的纽带。面对气候变化加剧和海洋资源过度开发的严峻挑战,各方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在多边主义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我们不应忘记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践行有效的多边主义,推动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成为造福各国人民、泽被子孙后代、守护地球家园的重要转折点。

(作者为法国驻华大使)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践行多边主义 推进海洋治理

2025年06月06日 07:34   来源:人民日报   白玉堂

以“加快行动,动员所有行动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为主题,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举办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于6月9日至13日在法国尼斯举行。本届大会被认为具有重要意义,将向全球发出采取切实行动保护海洋的明确信号。

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保护;它使我们放飞梦想,引领我们远航;它为我们提供可持续能源、商贸通道、丰富的资源以及无穷的科学知识。

然而,当前海洋保护面临全球治理框架缺失和资金不足的双重挑战。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过度捕捞等问题亟须应对。海水酸化不断加剧、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等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严重威胁海洋的可持续未来。

采取多边行动已经刻不容缓。10年前,在法国、中国以及国际社会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巴黎协定》顺利通过,为控制全球变暖确立了一个统一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今年3月,在《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法中两国又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去年5月,法中两国还发表了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重申对保护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的特殊责任和共同雄心。法国及其欧盟合作伙伴与中国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并愿通过合作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为全球海洋保护事业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大会将制定一项雄心勃勃的尼斯海洋行动计划,有望成为推动海洋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国际文书,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衔接。要实现这一愿景,大会的讨论应注重具体务实、突出行动导向,并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努力。

改善治理体系。当前,监管缺失和共同规则的缺位,使海洋生态系统遭遇前所未有的社会与环境风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被视为加强海洋治理的关键工具,法中两国都签署了该协定并努力推动协定早日生效,正如2025年3月法中两国在《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的那样。

加大资金投入。动员公共、私营部门融资,对于支持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持续享有海洋带来的经济机遇,必须以保障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为前提。在本届大会期间,各方将宣布一系列相关承诺,涵盖国际贸易、海运、旅游、投资等多个领域。

深化海洋认知。尽管海洋覆盖地球面积的70%,但人类对其认知仍十分有限。若对海洋缺乏认知或认知不足,又如何能够有效保护海洋?我们必须进一步整合科学、创新与教育领域的力量,加强海洋知识的储备与传播,切实提升全社会对海洋的认知。

海洋是全人类的纽带。面对气候变化加剧和海洋资源过度开发的严峻挑战,各方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在多边主义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我们不应忘记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践行有效的多边主义,推动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成为造福各国人民、泽被子孙后代、守护地球家园的重要转折点。

(作者为法国驻华大使)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