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逾15亿件 小包裹折射消费大市场

2025-06-05 08:50 来源:证券日报

曾经,古人只能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的诗句遐想岭南鲜果的鲜美。如今,现代物流的极速运输网络已让这份遐想触手可及——端午假期前一天,笔者从线上下单了一份广东茂名出产的荔枝,隔天傍晚就已接到送货电话。开箱刹那,圆润饱满的果实裹着细密的水珠,恰似古人笔下“如新采”的鲜活模样。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期间(5月31日至6月2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5.11亿件,同比增长19.4%。3天逾15亿件包裹的背后,不仅体现了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市场旺盛的活力,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货品“买得到”,持续拓宽消费市场的边界与深度。从山东省菏泽市的荷花,到广东省茂名市的鲜荔枝,再到云南省宣威市的农产品,各地特色产品正借助不断优化完善的快递网络,突破地域限制,加速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各地。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快递企业通过不断提高末端智能化水平、持续增强航空保障能力和稳步拓展国际寄递市场等举措,推动快递发展能力指数持续走高。其中,4月份快递发展能力指数达224.1,同比提升1.4%。

这些数据背后,是快递网络对城乡末梢的深度渗透,以及对全球市场的稳步开拓。当快递网络以“毛细血管”般的渗透力消除了地域壁垒,消费者的选择将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而是得以拥抱全球市场,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与当下消费升级的趋势同频共振,持续拓宽消费市场的边界与深度。

包裹“送得快”,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近年来,快递行业在速度与覆盖范围上持续突破。以生鲜寄递领域为例,为确保岭南佳果荔枝新鲜直达,端午期间,广东全省邮政快递企业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中国邮政新增12条航空线路,实现48小时精准触达目标省份市县镇三级行政区域;顺丰、京东等企业同步开启湛江至北京、杭州等地的全货机航线,单日新增运能超200吨,构建起覆盖44个城市的“次日达”保鲜运输网络。

寄递时效的提升不仅直接提高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还加速推动了消费逻辑的重塑。对消费者而言,包裹“送得快”打破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催生出“线上下单+即时尝鲜”的新型消费习惯;对商家而言,精准可控的物流网络成为了产品创新的“底气”,可借助预售模式迅速抢占市场;对产业端而言,时效升级倒逼冷链技术、智能仓储等配套设施迭代,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大投入以升级供应链,形成“时效提升—体验优化—市场扩容”的正向循环。

从“买得到”到“送得快”,快递物流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在重塑消费场景、激活市场潜能。未来,随着物流网络与消费需求的深度融合,小包裹里的大市场,必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3天逾15亿件 小包裹折射消费大市场

2025年06月05日 08:50   来源:证券日报   田鹏

曾经,古人只能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的诗句遐想岭南鲜果的鲜美。如今,现代物流的极速运输网络已让这份遐想触手可及——端午假期前一天,笔者从线上下单了一份广东茂名出产的荔枝,隔天傍晚就已接到送货电话。开箱刹那,圆润饱满的果实裹着细密的水珠,恰似古人笔下“如新采”的鲜活模样。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期间(5月31日至6月2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5.11亿件,同比增长19.4%。3天逾15亿件包裹的背后,不仅体现了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市场旺盛的活力,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货品“买得到”,持续拓宽消费市场的边界与深度。从山东省菏泽市的荷花,到广东省茂名市的鲜荔枝,再到云南省宣威市的农产品,各地特色产品正借助不断优化完善的快递网络,突破地域限制,加速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各地。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快递企业通过不断提高末端智能化水平、持续增强航空保障能力和稳步拓展国际寄递市场等举措,推动快递发展能力指数持续走高。其中,4月份快递发展能力指数达224.1,同比提升1.4%。

这些数据背后,是快递网络对城乡末梢的深度渗透,以及对全球市场的稳步开拓。当快递网络以“毛细血管”般的渗透力消除了地域壁垒,消费者的选择将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而是得以拥抱全球市场,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与当下消费升级的趋势同频共振,持续拓宽消费市场的边界与深度。

包裹“送得快”,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近年来,快递行业在速度与覆盖范围上持续突破。以生鲜寄递领域为例,为确保岭南佳果荔枝新鲜直达,端午期间,广东全省邮政快递企业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中国邮政新增12条航空线路,实现48小时精准触达目标省份市县镇三级行政区域;顺丰、京东等企业同步开启湛江至北京、杭州等地的全货机航线,单日新增运能超200吨,构建起覆盖44个城市的“次日达”保鲜运输网络。

寄递时效的提升不仅直接提高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还加速推动了消费逻辑的重塑。对消费者而言,包裹“送得快”打破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催生出“线上下单+即时尝鲜”的新型消费习惯;对商家而言,精准可控的物流网络成为了产品创新的“底气”,可借助预售模式迅速抢占市场;对产业端而言,时效升级倒逼冷链技术、智能仓储等配套设施迭代,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大投入以升级供应链,形成“时效提升—体验优化—市场扩容”的正向循环。

从“买得到”到“送得快”,快递物流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在重塑消费场景、激活市场潜能。未来,随着物流网络与消费需求的深度融合,小包裹里的大市场,必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