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之后,双方大幅降低关税水平,此前因关税问题而剑拔弩张的贸易关系得到显著缓和。美国采购商订单激增,中美航运市场“一船难求”。这一现象充分反映了市场规律的强大韧性,表明中国高性价比产品在美国市场具有难以替代性,也揭示了美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战的短视性。
据报道,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后,一些美国买家甚至不问价格,立马下单采购中国商品。数据显示,由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推动了美线海运市场价格上涨。
贸易的本质是互通有无、互利共赢。企业看重的是商品的性价比和供货稳定性。一旦符合市场需求的贸易渠道被不合理的、非市场的因素中断、阻隔,那么形势稍有松动便会迅速恢复,这表明真正的、成熟的全球价值链建立在效率与互信之上,很难被人为切割,更难通过行政所干预。贸易政策逆市场逻辑而行,终究将难敌现实法则的回击。美国采购商加紧囤货中国商品,正是这样一种市场逻辑下的合理选择。
中美经贸关系不是零和博弈,而是结构互补。中国拥有完善的制造体系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美国拥有高水平的服务贸易与巨大的消费市场,两国经济之间的互补效应远大于竞争张力。这种互补效应正是驱动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纺织服装到电子产品,从机械设备到日用消费品,中国商品凭借突出的性价比赢得了全球消费者喜爱,也为提高美国民众生活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人为破坏这种互利关系,不仅不能解决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反而将推高美国企业运营成本、削弱美国民众生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