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健品坑老骗老当合围包抄

2025-05-29 07:02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在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打击药品、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这一举措不仅回应了群众关切,更释放出对药品、保健品“坑老”“骗老”强监管的信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老年人群体日益庞大,其消费能力与健康需求也同步增长。然而,药品、保健品市场却频频爆出“坑老”“骗老”现象,虚假宣传、高价兜售、非法添加等行为屡禁不止,渐成顽疾。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问题的焦虑、对权威的盲目信任以及科学知识的相对缺乏,以“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等名义,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无效甚至有害的保健品,不仅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他们的经济安全,甚至威胁他们的健康。

在央视不久前曝光的一起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销售虚假保健品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将进货价格每瓶十几元的药酒,以高达280元的价格卖给老人。根据公安机关侦查,被骗的老人达3万多人,涉案金额超10亿元。其中不少老人被掏空了10多万元的养老金。把手伸向老人的养老金、救命钱,实在可恶可恨之极。

面对日益猖獗的“坑老”“骗老”行为,必须下大力气整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药品、保健品营销渠道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线下会议、讲座,到如今的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形式,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大。因此,监管既要盯紧线下,更要看牢线上。不仅要对老人经常参加的线下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对线上的网络广告、直播内容等也要进行实时监测。此外,只靠个别部门的单打独斗显然不够,应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网信等部门的力量,形成打击虚假宣传、非法销售、诈骗行为的合力。

老人之所以容易被骗子盯上,一方面是因为老人接受新事物的渠道有限,难以跟上信息变化的步伐。而诈骗套路则层出不穷,一些保健品诈骗已形成标准化“杀熟”流程,有的犯罪分子甚至为不同性格的老人量身定制诈骗话术,让老人难以招架。另一方面是由于子女大多忙于工作,陪伴老人的时间较少。诈骗分子伪装成关怀备至的晚辈,对老人嘘寒问暖,很容易让老人放松警惕,进而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因此,社区和家人也要发力,多关心关爱老人,多对老人进行防骗提醒、案例宣传,增强他们的反诈意识。

老人的健康与幸福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药品、保健品“坑老”“骗老”行为绝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打击力度,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远离诈骗陷阱。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对保健品坑老骗老当合围包抄

2025年05月29日 07:02   来源:广州日报   谭敏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在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打击药品、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这一举措不仅回应了群众关切,更释放出对药品、保健品“坑老”“骗老”强监管的信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老年人群体日益庞大,其消费能力与健康需求也同步增长。然而,药品、保健品市场却频频爆出“坑老”“骗老”现象,虚假宣传、高价兜售、非法添加等行为屡禁不止,渐成顽疾。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问题的焦虑、对权威的盲目信任以及科学知识的相对缺乏,以“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等名义,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无效甚至有害的保健品,不仅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他们的经济安全,甚至威胁他们的健康。

在央视不久前曝光的一起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销售虚假保健品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将进货价格每瓶十几元的药酒,以高达280元的价格卖给老人。根据公安机关侦查,被骗的老人达3万多人,涉案金额超10亿元。其中不少老人被掏空了10多万元的养老金。把手伸向老人的养老金、救命钱,实在可恶可恨之极。

面对日益猖獗的“坑老”“骗老”行为,必须下大力气整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药品、保健品营销渠道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线下会议、讲座,到如今的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形式,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大。因此,监管既要盯紧线下,更要看牢线上。不仅要对老人经常参加的线下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对线上的网络广告、直播内容等也要进行实时监测。此外,只靠个别部门的单打独斗显然不够,应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网信等部门的力量,形成打击虚假宣传、非法销售、诈骗行为的合力。

老人之所以容易被骗子盯上,一方面是因为老人接受新事物的渠道有限,难以跟上信息变化的步伐。而诈骗套路则层出不穷,一些保健品诈骗已形成标准化“杀熟”流程,有的犯罪分子甚至为不同性格的老人量身定制诈骗话术,让老人难以招架。另一方面是由于子女大多忙于工作,陪伴老人的时间较少。诈骗分子伪装成关怀备至的晚辈,对老人嘘寒问暖,很容易让老人放松警惕,进而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因此,社区和家人也要发力,多关心关爱老人,多对老人进行防骗提醒、案例宣传,增强他们的反诈意识。

老人的健康与幸福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药品、保健品“坑老”“骗老”行为绝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打击力度,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远离诈骗陷阱。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