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在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打击药品、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这一举措不仅回应了群众关切,更释放出对药品、保健品“坑老”“骗老”强监管的信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老年人群体日益庞大,其消费能力与健康需求也同步增长。然而,药品、保健品市场却频频爆出“坑老”“骗老”现象,虚假宣传、高价兜售、非法添加等行为屡禁不止,渐成顽疾。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问题的焦虑、对权威的盲目信任以及科学知识的相对缺乏,以“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等名义,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无效甚至有害的保健品,不仅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他们的经济安全,甚至威胁他们的健康。
在央视不久前曝光的一起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销售虚假保健品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将进货价格每瓶十几元的药酒,以高达280元的价格卖给老人。根据公安机关侦查,被骗的老人达3万多人,涉案金额超10亿元。其中不少老人被掏空了10多万元的养老金。把手伸向老人的养老金、救命钱,实在可恶可恨之极。
面对日益猖獗的“坑老”“骗老”行为,必须下大力气整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药品、保健品营销渠道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线下会议、讲座,到如今的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形式,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大。因此,监管既要盯紧线下,更要看牢线上。不仅要对老人经常参加的线下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对线上的网络广告、直播内容等也要进行实时监测。此外,只靠个别部门的单打独斗显然不够,应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网信等部门的力量,形成打击虚假宣传、非法销售、诈骗行为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