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AI押题”扰乱备考环境

2025-05-28 07:39 来源:红网

高考临近,教辅市场又现“押题热”。与往年不同的是,现今一些机构打着“AI大模型精准预测”的旗号,推出价格不菲的押题试卷,声称能“命中真题”,让部分考生和家长陷入“押题迷信”,甚至打乱正常复习节奏。高考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选拔性考试,若将备考异化为“猜题押宝”,不仅背离教育初衷,更可能适得其反。

“AI押题”看似高科技加持,然而,细究之下,所谓“押中”不过是牵强附会——题干不同、设问迥异,仅因涉及同一知识点便被包装成“神预测”,实则仍是老套路。过去,某些教辅机构宣称“内部渠道”“命题专家坐镇”,如今则换上“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预测”的新衣,如此“擦边球”式的宣传,本质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事实上,高考命题强调创新性和综合性,绝不会简单重复旧题。若迷信押题,反而可能因思维定式在考场上措手不及。

高考不是赌博,不能靠“押题”碰运气。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学习、知识梳理等方面确有独特优势。例如,AI可基于海量真题库分析高频考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也能通过智能批改快速反馈解题逻辑的疏漏。AI若合理使用,可辅助备考提升,但若盲目依赖,反而会削弱自主思考能力。真正的高分考生,靠的是系统复习、扎实训练和灵活运用,而非侥幸心理。以数学为例,理解定理推导、掌握解题逻辑,远比死记“预测题型”更重要;语文作文若只背“押题范文”,缺乏独立思考,面对陌生话题难免捉襟见肘。备考如耕耘,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方能稳扎稳打。

技术赋能教育,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以提升学习效能为目标,而非沦为收割家长焦虑的“智商税”。遏制“AI押题”乱象,需要监管、学校、家长共同发力。市场监管部门应严查夸大宣传、虚假营销行为,防止“天价押题卷”扰乱市场;学校需引导学生科学备考,强化基础、提升能力,而非追逐“预测神话”;家长更应理性看待,莫被焦虑裹挟,把“押题”当作救命稻草。同时,技术企业应聚焦教育本质,开发真正助力学习的AI工具,如智能错题分析、个性化复习规划等,而非炒作“押题”噱头。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历程,高考则是水到渠成的检验。押题营销的喧嚣,恰似备考路上的“迷魂阵”,看似诱人,实则危险。与其寄望于“预测真题”,不如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与其迷信“AI押题”,不如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正如一棵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而非揠苗助长的干预。面对高考,我们既要保持清醒,拒绝投机取巧,更要坚信:真正的实力,从来不是“押”出来的,而是靠一点一滴的耕耘铸就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莫让“AI押题”扰乱备考环境

2025年05月28日 07:39   来源:红网   宋波

高考临近,教辅市场又现“押题热”。与往年不同的是,现今一些机构打着“AI大模型精准预测”的旗号,推出价格不菲的押题试卷,声称能“命中真题”,让部分考生和家长陷入“押题迷信”,甚至打乱正常复习节奏。高考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选拔性考试,若将备考异化为“猜题押宝”,不仅背离教育初衷,更可能适得其反。

“AI押题”看似高科技加持,然而,细究之下,所谓“押中”不过是牵强附会——题干不同、设问迥异,仅因涉及同一知识点便被包装成“神预测”,实则仍是老套路。过去,某些教辅机构宣称“内部渠道”“命题专家坐镇”,如今则换上“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预测”的新衣,如此“擦边球”式的宣传,本质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事实上,高考命题强调创新性和综合性,绝不会简单重复旧题。若迷信押题,反而可能因思维定式在考场上措手不及。

高考不是赌博,不能靠“押题”碰运气。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学习、知识梳理等方面确有独特优势。例如,AI可基于海量真题库分析高频考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也能通过智能批改快速反馈解题逻辑的疏漏。AI若合理使用,可辅助备考提升,但若盲目依赖,反而会削弱自主思考能力。真正的高分考生,靠的是系统复习、扎实训练和灵活运用,而非侥幸心理。以数学为例,理解定理推导、掌握解题逻辑,远比死记“预测题型”更重要;语文作文若只背“押题范文”,缺乏独立思考,面对陌生话题难免捉襟见肘。备考如耕耘,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方能稳扎稳打。

技术赋能教育,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以提升学习效能为目标,而非沦为收割家长焦虑的“智商税”。遏制“AI押题”乱象,需要监管、学校、家长共同发力。市场监管部门应严查夸大宣传、虚假营销行为,防止“天价押题卷”扰乱市场;学校需引导学生科学备考,强化基础、提升能力,而非追逐“预测神话”;家长更应理性看待,莫被焦虑裹挟,把“押题”当作救命稻草。同时,技术企业应聚焦教育本质,开发真正助力学习的AI工具,如智能错题分析、个性化复习规划等,而非炒作“押题”噱头。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历程,高考则是水到渠成的检验。押题营销的喧嚣,恰似备考路上的“迷魂阵”,看似诱人,实则危险。与其寄望于“预测真题”,不如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与其迷信“AI押题”,不如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正如一棵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而非揠苗助长的干预。面对高考,我们既要保持清醒,拒绝投机取巧,更要坚信:真正的实力,从来不是“押”出来的,而是靠一点一滴的耕耘铸就的。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