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外卖大战”滑向恶性竞争

2025-05-15 07:28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从通报内容来看,信息比较有限,没有说明具体问题。但是结合约谈的时间节点来看,还是不免令市场生疑:从京东“踢馆”外卖赛道、美团推出千亿补贴开始,到饿了么和淘宝闪购代表阿里一起加入战局,这一轮外卖“三国杀”已持续了近三个月,监管层面是如何看待这场大战的?网友们的质疑更直接,“是不是这一轮补贴要结束了?”

首先要肯定,这场“外卖大战”是良性的,有很强的正向价值。因为京东作为一条“鲶鱼”的加入,带来的不仅仅是红包优惠,更是首次将社会保障、分配方式调整等作为内容,获得市场好感。比如双方都从社保“破题”,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有的尝试“零佣金”或者降低抽成,为外卖企业让利。长期以来,骑手的社保问题、商家的抽成问题都如同横亘在行业面前的“拦路虎”,以良性竞争的方式推动这些问题摆上台面,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同时也要看到,行业竞争涉及利益调整,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早些年,滴滴、美团、饿了么就在无锡掀起“外卖大战”,结果有平台强迫商家“二选一”;网约车进行“烧钱大战”时,也有一些平台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在本轮外卖“三国杀”中,也有平台互相指责对方玩“二选一”游戏,有的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这就超越了竞争的底线,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环境。

更重要的是,烧钱很难做大平台,恶性竞争会留下一地鸡毛。回顾十几年来的互联网业态,在电商、网约车、共享单车、新零售等领域多次产生“烧钱大战”。短期看,烧钱的确给消费者带来了利好,加速了行业发展和创新。但长期来看,大多数钱都烧在了同质化竞争、恶性价格战上面,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烧钱大战”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合并或者出清,最后只剩下一两家平台,处于名副其实的垄断格局,最终有损消费者利益。外卖平台在补贴上角力,希望通过烧钱留住用户,隐约也有陷入“内卷式”竞争的意味。

总的来看,这次约谈既是对已有问题的及时介入,也是对行业竞争的一次提醒。历经多年发展,外卖行业已进入全新阶段,此时合理分配行业发展成果,与持续推动行业规模扩张同等关键。与其大打价格战,不如将精力放在价值重构上——通过调佣金、降配送费,让商家多赚点;通过提供社保、优化算法,让骑手“敢生病、敢休息”;打造“放心外卖”,让消费更有信心。如此,才能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防止“外卖大战”滑向恶性竞争

2025年05月15日 07:28   来源:南方日报   王庆峰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从通报内容来看,信息比较有限,没有说明具体问题。但是结合约谈的时间节点来看,还是不免令市场生疑:从京东“踢馆”外卖赛道、美团推出千亿补贴开始,到饿了么和淘宝闪购代表阿里一起加入战局,这一轮外卖“三国杀”已持续了近三个月,监管层面是如何看待这场大战的?网友们的质疑更直接,“是不是这一轮补贴要结束了?”

首先要肯定,这场“外卖大战”是良性的,有很强的正向价值。因为京东作为一条“鲶鱼”的加入,带来的不仅仅是红包优惠,更是首次将社会保障、分配方式调整等作为内容,获得市场好感。比如双方都从社保“破题”,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有的尝试“零佣金”或者降低抽成,为外卖企业让利。长期以来,骑手的社保问题、商家的抽成问题都如同横亘在行业面前的“拦路虎”,以良性竞争的方式推动这些问题摆上台面,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同时也要看到,行业竞争涉及利益调整,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早些年,滴滴、美团、饿了么就在无锡掀起“外卖大战”,结果有平台强迫商家“二选一”;网约车进行“烧钱大战”时,也有一些平台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在本轮外卖“三国杀”中,也有平台互相指责对方玩“二选一”游戏,有的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这就超越了竞争的底线,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环境。

更重要的是,烧钱很难做大平台,恶性竞争会留下一地鸡毛。回顾十几年来的互联网业态,在电商、网约车、共享单车、新零售等领域多次产生“烧钱大战”。短期看,烧钱的确给消费者带来了利好,加速了行业发展和创新。但长期来看,大多数钱都烧在了同质化竞争、恶性价格战上面,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烧钱大战”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合并或者出清,最后只剩下一两家平台,处于名副其实的垄断格局,最终有损消费者利益。外卖平台在补贴上角力,希望通过烧钱留住用户,隐约也有陷入“内卷式”竞争的意味。

总的来看,这次约谈既是对已有问题的及时介入,也是对行业竞争的一次提醒。历经多年发展,外卖行业已进入全新阶段,此时合理分配行业发展成果,与持续推动行业规模扩张同等关键。与其大打价格战,不如将精力放在价值重构上——通过调佣金、降配送费,让商家多赚点;通过提供社保、优化算法,让骑手“敢生病、敢休息”;打造“放心外卖”,让消费更有信心。如此,才能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