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两位孤独症青年和他们各自的母亲一起准备从大理乘机去西安,出于之前的经验,他们在大理机场主动出示了医生的诊断证明,申请绿色通道,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帮助,而是航司的拒载,理由是“影响客舱其他乘机旅客”。4月2日,一位自称东航服务质量督查的人员向他们道歉,称公司将启动调查,希望撤下网络曝光的帖子。然而到目前为止,事件还没有下文。
两个家庭都有着丰富的旅行经历,此前在上海、杭州两地机场还体验过良好的绿色通道服务,因孤独症被拒载还是头一次。这让他们十分困惑,孤独症是什么危险性疾病吗?事实上,两位青年安静地等待安检,没有吵闹,没有过错,这个疾病也不在可拒绝乘机的疾病范围里,为什么航司不问青红皂白就拒载?在投诉和协商之后,他们签署免责协议,换乘了西藏航空的航班飞到西安,从西安回杭州的航班仍然是东航的,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次他们没再申请绿色通道,反而一切顺利。
很多人不知道孤独症的真正含义,把孤独症理解为“精神病”,把孤独症患者容易出现的刻板重复行为理解为“发疯”。其实,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绝大多数孤独症患者不会主动伤害他人,他们更多是内向封闭、回避社交、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实际上,作为一种“谱系障碍”,不同个体的表现差异也是巨大的,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非要强调极端情况、个别情况,那只能说,任何群体都存在极端、个别的风险概率。
部分从业人员和公众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想当然地将“不同”视为“危险”,不加区分,不做评估,甚至不见面、不沟通,全凭对一个疾病名称的想当然,就下了“影响其他旅客”的判断,只能说是颟顸且傲慢的。本应是为有特殊需求旅客提供便利的绿色通道,却成了特殊人群的“危险标签”;原本用来优化服务流程、保障权益的善意设计,反而在错误认知下异化为区别对待的标识——工作人员对特殊人群缺乏科学理解和理性认知,仅凭刻板印象和主观揣测,把帮助变成了防范,把无障碍变成了绊脚石,这让绿色通道服务暗含了歧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