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并提出“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一重要讲话不仅为民营企业指明了发展前景,彰显了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殷切期望,也肯定了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迎着浩荡春风,民营企业正以创新为引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动能。
整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已成为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无论是实现“从0到1”的科技突破,还是攻克颠覆性技术,抑或是助推产业生态重构升级,民营企业始终冲锋在前,贡献了约70%的创新成果。比如,民营通信科技企业在通信技术、算力技术方面实现了战略突破;杭州“六小龙”平均“年龄”不足10岁,便以强大的创新能力改写了所在产业的科技发展轨迹,印证了民营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进化规律。可以说,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正不断为推动科技创新、培养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多力量。民营企业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内驱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宽松包容的科技创新生态。其中,科技型企业家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创新性组合,内化为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依靠宽松包容的科技创新生态,实现企业家、企业组织与创新生态的耦合,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活力和能力。
在民营企业中,具有创新使命和报国热情的企业家队伍是实现科技突破的核心力量。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企业家,无一不是把科技创新看作企业核心竞争力,他们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科技投入,或长期接受前沿技术学习,或下大力气引进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充分体现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特质。概括来说,科技型企业家是以实现知识技能、创新意识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为特质的人力资本,并构成了企业核心生产要素。正因如此,科技型企业家具有独到的科技洞察力、风险承担力和市场创新力,在民营企业中能如鱼得水,发挥首位作用。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便是:越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区域,科技创业教育就越健全,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就越强大,该区域的科技创新就越是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