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遇上中国年,为锦绣中国上分

2025-02-10 09:10 来源:人民网

  当亚冬会遇上中国年,“尔滨”华丽变身。银装素裹的纯白世界、红红火火的新春佳节巧遇国际大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来哈尔滨嗨玩。这份独特的邂逅,不仅承载着新年的美好期许,更以其独特的魅力,为锦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加分添彩。

  这场盛宴不仅是一项冰雪运动赛事,更是承载亚洲各国和地区愿景的盛会,是冰雪健儿实现梦想的舞台。从亚洲地标建筑冰雕主打“足不出园畅游亚洲”,到人员接待、后勤保障等赛事服务逐一“上线”,再到亚冬会吉祥物和会徽的深厚内涵,这场亚洲共享的冰雪盛宴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实力,塑造了积极、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与尊重。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亚冬会不仅为运动健儿们提供了一个追逐梦想的舞台,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在亚冬会期间,各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纷纷亮相,吃饺子、买年货、赏冰灯,哈尔滨街头巷尾,年味与亚冬元素融合交织,中国传统文化得以走向世界,同时各国的美食、服饰、音乐等独特文化风情也被注入这座城,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亚冬会遇上中国年,让世界看到了更加活力的中国。在亚冬会的带动下,人们去东北“追雪”的热情不断高涨,并且春节期间本就是民众出游的高峰期,流动的中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各地也纷纷以亚冬会为契机,开展滑雪、滑冰等冰雪运动,掀起一轮又一轮冰雪热的同时,也带动了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蓬勃发展。

  春节与亚冬会相遇,在冰天雪地里“品”年味。这场冰雪盛宴不仅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还点燃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动了冰雪产业发展,让世界看到了更加强大、可爱、活力的中国。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体育健儿取得瞩目的成绩,绽放夺目的光彩,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加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中国。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亚冬会遇上中国年,为锦绣中国上分

2025年02月10日 09:10   来源:人民网   唐文强

  当亚冬会遇上中国年,“尔滨”华丽变身。银装素裹的纯白世界、红红火火的新春佳节巧遇国际大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来哈尔滨嗨玩。这份独特的邂逅,不仅承载着新年的美好期许,更以其独特的魅力,为锦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加分添彩。

  这场盛宴不仅是一项冰雪运动赛事,更是承载亚洲各国和地区愿景的盛会,是冰雪健儿实现梦想的舞台。从亚洲地标建筑冰雕主打“足不出园畅游亚洲”,到人员接待、后勤保障等赛事服务逐一“上线”,再到亚冬会吉祥物和会徽的深厚内涵,这场亚洲共享的冰雪盛宴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实力,塑造了积极、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与尊重。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亚冬会不仅为运动健儿们提供了一个追逐梦想的舞台,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在亚冬会期间,各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纷纷亮相,吃饺子、买年货、赏冰灯,哈尔滨街头巷尾,年味与亚冬元素融合交织,中国传统文化得以走向世界,同时各国的美食、服饰、音乐等独特文化风情也被注入这座城,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亚冬会遇上中国年,让世界看到了更加活力的中国。在亚冬会的带动下,人们去东北“追雪”的热情不断高涨,并且春节期间本就是民众出游的高峰期,流动的中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各地也纷纷以亚冬会为契机,开展滑雪、滑冰等冰雪运动,掀起一轮又一轮冰雪热的同时,也带动了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蓬勃发展。

  春节与亚冬会相遇,在冰天雪地里“品”年味。这场冰雪盛宴不仅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还点燃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动了冰雪产业发展,让世界看到了更加强大、可爱、活力的中国。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体育健儿取得瞩目的成绩,绽放夺目的光彩,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加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中国。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