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冷,不怕热”——这是从事泰山挑山工30年的王荣泉师傅对我说的话。最近,我去泰山体验式采访了挑山工职业。挑着42斤的担子步履蹒跚地爬到山顶,筋疲力尽,却收获了很多感悟。
提到挑山工,很多人会想起上学时的一篇课文《挑山工》。文章描绘了挑山工艰辛劳动的形象,赞扬了不畏劳苦、坚韧不拔的精神。小时候对于辛苦和攀登精神的感悟仅停留在“知道”层面,如今体验一番,刻骨铭心。
平均120斤的起挑重量、一天两三次的往返频率、日爬三万多级台阶,风雨无阻,这是平均年龄约50岁的挑山工的工作日常。我一直惊讶于年龄之大、工作量之多的他们是如何做到、如何坚持的,没想到他们的回答简单而又平淡:“三十年,一天一天挑、一步一步走,脚踏实地、永不懈怠,自然就做到了。”
简单答案的背后是挑山工不简单的付出。起初我不太理解如何“自然”做到,直到发现了一个细节。
体验挑山时,我的肩膀被扁担压得生疼,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山路,多次询问师傅多久到山顶,一度想要放弃。师傅们告诉我一个诀窍:“挑的时候不要去想还有多久到,专注于眼前,一步一个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
我不再想泰山的险峻狭长,不再看山顶的遥不可及,专注脚下,挺直腰身,调整呼吸。两个半小时后,终于到达山顶。卸下重担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师傅们如今还能坚持的原因,也理解了他们与我对话的深刻含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看起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吓得望而生畏,焦虑内耗,怀疑自我,甚至放弃。其实,我们不妨像挑山工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永不懈怠地向着山顶攀登,也许好运就在不经意间来临了,而这也正是“挑山工精神”的内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