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大思政课”有机融合的路径浅析

2024-12-23 07:28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大思政课”有机融合的路径浅析

2024年12月23日 07:28   来源:工人日报   王心亮 马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在高校教育领域,工匠精神与“大思政课”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后者则成为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和载体,二者共同构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动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大思政课”有机融合,不仅是对时代精神的积极回应,更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者有机融合的价值内涵

  将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大思政课”有机融合,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更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

  首先,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才素质。将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能够助力将学生培养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精湛职业技能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学业和职业发展,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将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大思政课”有机融合,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另外,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将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大思政课”有机融合,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元素,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者有机融合的内在逻辑

  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大思政课”有机融合体现在内容、价值与实践等层面,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教育体系。

  在内容层面,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高度契合。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包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等多个维度,与高校“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高度契合。通过讲述工匠精神的典型案例,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职业追求。

  在价值层面,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存在共鸣。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大思政课”所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相契合。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大思政课”,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同时,工匠精神所强调的创新创造精神,也是“大思政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

  在实践层面,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工匠精神培育与“大思政课”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能够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工匠精神。同时,通过参与企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思政理论与工匠精神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者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大思政课”有机融合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课程体系,强化理论支撑。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思政课程体系,要开设相关课程或专题讲座,系统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及实践要求。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价值。

  二是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实践体验。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实训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拜访工匠大师、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工匠精神的实践过程,增强认同感。

  三是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要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邀请企业工匠、行业专家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他们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传授工匠精神的精髓。

  四是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传承。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举办工匠精神主题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营造尊崇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成立相关社团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

  (作者单位分别为兰州工业学院、甘肃省总工会)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