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布匹瑕疵检测系统,助力传统纺织厂升级成智慧工厂;攻克新型材料焊接“卡脖子”技术,在重大工程中练就绝技绝活;为大飞机加工设计新零件,创新工艺提升零件制造效率……近年来,不少90后、00后加入技能大军,扎根一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技能力量。
经过多年培养发展,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但从规模、素质、结构等方面衡量,仍有一些短板弱项,比如高技能人才偏少、部分技能岗位用人缺口较大、产业工人老龄化程度加深等。大国工匠是“顶梁柱”,无论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都必须夯实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劳动者队伍,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技能大军,支持他们成长成才。
建好技能竞赛这个“大舞台”。职业技能竞赛是选拔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年轻人具有示范作用。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平均年龄仅22岁,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不到30岁的选手约占七成,年轻人凭借精湛技艺为国争光,成为更多技能小将的学习榜样。据统计,全国每年有上千万名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应加快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将技能竞赛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和生产实践,提升竞赛的专业性、互动性、实用性,带动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奖,为年轻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阶梯、拓展机会。
用好“新八级工”改革这个“风向标”。过去,技能岗位职业“天花板”不够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人社部门近年来试点推行“新八级工”改革,持续健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逐步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引导求职者转变择业观念。目前,各地已累计评聘4000多名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应进一步发挥人才评价“风向标”作用,大力推动“新八级工”改革提质扩面,鼓励更多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与收入、待遇、荣誉等相衔接,在全社会树立“技高者升级、技高者多得”的鲜明导向,激发年轻人投身技能岗位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