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进一步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落实网络餐饮平台主体责任,防范外卖餐饮浪费。在广州餐饮外卖市场上,商家纷纷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单人餐等,帮助消费者更加精准地估算用餐量,既能增加顾客用餐体验的丰富度,给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又能有效减少厨余垃圾和食物浪费。(12月11日《广州日报》)
选择便利的外卖,已经成为众多年轻人的饮食习惯。然而,部分外卖消费者存在“吃一半,丢一半”的陋习,“舌尖上的浪费”依然较为严重。节约粮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外卖餐饮浪费与我们所倡导的“光盘行动”以及节约粮食的社会风尚背道而驰。
浪费粮食不仅仅关乎个人私德,还涉嫌违法。2021年4月29日,我国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此外,粮食浪费不分线上线下,我们都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如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防范外卖餐饮浪费的“指引”,就是为外卖行业立规矩。
一些外卖消费者之所以“吃一半,丢一半”,并非完全因为他们不懂“粒粒皆辛苦”,而是购买的外卖分量过大,真的吃不完,又没有条件保存,只能无奈丢弃。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平台没有“小份餐”,消费者隔着屏幕点餐,无法判断分量大小。其二,商家推出了满减折扣、外卖红包等活动,让消费者“越凑单越省钱”,无形中加剧了食品浪费。
现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指引”,具体措施包括设置“小份餐”,展示外卖的具体分量,并在用户下单的全流程中提醒“适度点餐”,剔除诱导多消费的“隐形套路”,以遏制外卖餐饮浪费。
无疑,这有助于遏制外卖浪费,值得点赞。但也应意识到,当外卖平台将“小份餐”变为常态时,商家的利益同样应被顾及。商家通过满减等优惠活动刺激消费者多买,提高销量,其实是为了弥补配送成本。外卖平台和商家被规范后,“小份餐”的配送门槛必然更高,这个成本谁来承担?倘若所有食品商家都推广“小份餐”,商家必定将此成本转嫁到价格上,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小份餐”的配送成本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在笔者看来,旨在遏制外卖浪费的“小份餐”,其提高的配送成本必须由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三方共同承担。这意味着,平台应适当降低抽成,“小份餐”可适度提价,商家也应缩小盈利空间,为节约粮食的社会责任尽力。
“防浪费”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普遍共识,这是好事。我们乐见“指引”得到落实,毕竟,这有助于遏制外卖粮食浪费。不过,商家的利益也不应被忽视。如果不能解决配送成本问题,“指引”的良好初衷可能在具体实施中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