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可以啃几年老”,别误读了复旦教授的建议

2024-10-31 07:01 来源:红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年轻人可以啃几年老”,别误读了复旦教授的建议

2024年10月31日 07:01   来源:红网   顾之滟

  据观察者网10月30日报道,近日,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在上海的秋招圆桌讨论上建议,“有条件的年轻人可以啃几年老”。此言一出,立刻引发大众热议。不过遗憾的是,一些网友过于聚焦“啃老”一词,忽略了梁教授提出的“有条件”这一重要前提,甚至误解了他的核心观点。这种片面解读显然不够全面。

  首先,梁教授所提倡的“啃老”更接近“间隔年”(Gap Year)的概念,即建议那些拥有一定家庭支持的年轻人,在毕业后的三年内暂时依靠父母的帮助,发掘自身兴趣,开拓视野,逐步规划人生方向。这并非鼓励年轻人做传统意义上的“全职儿女”,而是基于现实的一种人生规划策略。

  梁教授的这一观点在深层次上,反映了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理解与回应。一方面,他呼吁家长能给子女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减轻他们对就业的即时压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年轻人的一种心理支持,提醒他们不必因毕业后未找到“理想工作”而焦虑,而是可以趁着年轻多尝试,从而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对于有条件的年轻人,可以借助家庭资源设立一个缓冲期,通过充分探索和自我反思,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更清晰的基础。

  与其片面地将这一建议解读为“啃老”,不如理解为鼓励年轻人跳出“社会时钟”,即暂时摆脱社会固有期待和压力,专注于探索自身内心需求。梁教授的这一提议,本质上是倡导一种冒险精神和独立意识,希望年轻人能有勇气追寻真正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物。

  当然,这一观点也有其适用边界,盲目“啃老”可能削弱个人的独立性和社会适应力,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梁教授特别强调“有条件”并不仅指经济支持,也包括年轻人自身对生活规划的明确意愿。只有明确了内心需求,年轻人才能合理规划这一空窗期,使其成为探索自我、增进能力的过渡阶段,而非逃避现实的借口。

  总之,公众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辩证看待梁教授的建议,避免陷入对“啃老”一词的狭隘解读。同时,这一话题也凸显了青年就业的社会性问题。全社会应当为青年人创造更良好的就业氛围,在关注年轻人发展多样性的同时,也切实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