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短剧“围猎”银发群体要综合施策

2024-10-23 07:28 来源:羊城晚报

  近两个月,中老年剧在短剧榜单中纷纷屠榜。广东人林涵85岁的外婆对短剧中的离谱剧情乐此不疲,愿意每天花几个小时观看。江苏人方灿65岁的父亲也是个“短剧迷”,每天在沙发上随意一躺,就能连续刷上几个小时。刷短剧不仅“劳神”还“伤财”。林涵外婆之前对网络支付一窍不通,却为短剧“添加银行卡”充值刷光了账户里的2000多元;方灿父亲则通过短剧小程序累计充值近4万元。(10月21日《法治日报》)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形态,凭借其紧凑的剧情和便捷的观看方式,迅速俘获了大批观众的心。然而,在这股短剧热潮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正在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银发群体正被短剧所“围猎”,他们不仅在时间上沉迷其中,更在金钱上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短剧之所以能够“拿下”银发群体,其魅力在于精准地把握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这些短剧往往以中老年人为主角,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家庭纠葛或社会经历,剧情跌宕起伏,情感真挚动人。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短剧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更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情感寄托和自我认同。

  然而,正是这份对短剧的热爱和依赖,让不少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消费陷阱。一些短剧小程序利用老年人网络知识不健全、消费辨识能力弱的特点,通过复杂的充值规则和诱导性消费提示,使得老年人在观看短剧的过程中不断“掏腰包”。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消费往往是在老年人毫不知情或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等到他们察觉时,已经为时已晚。

  短剧“围猎”银发群体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长时间沉迷短剧会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问题。其次,短剧中的诱导性消费陷阱会导致老年人经济损失,甚至引发家庭矛盾。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良短剧还可能传播虚假信息,误导老年人的价值观,对他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侵害。

  面对短剧对银发群体的“围猎”,我们不能坐视不理。首先,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短剧市场的规范和管理,打击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其次,短剧平台和制作者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优化付费模式,明确消费提示,避免让老年人陷入不必要的消费陷阱。同时,还要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观看的优质短剧,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除此之外,社会和家庭也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子女们可以定期与老年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网络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提高网络消费辨识能力。社区和老年群体服务机构也可以组织相关的网络教育活动和适合老年群体的户外活动等,引导老年人健康理性地观看短剧。

  总之,短剧“围猎”银发群体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只有政府、平台、社会和家庭各方携手合作,才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享受短剧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对短剧“围猎”银发群体要综合施策

2024年10月23日 07:28   来源:羊城晚报   王琦

  近两个月,中老年剧在短剧榜单中纷纷屠榜。广东人林涵85岁的外婆对短剧中的离谱剧情乐此不疲,愿意每天花几个小时观看。江苏人方灿65岁的父亲也是个“短剧迷”,每天在沙发上随意一躺,就能连续刷上几个小时。刷短剧不仅“劳神”还“伤财”。林涵外婆之前对网络支付一窍不通,却为短剧“添加银行卡”充值刷光了账户里的2000多元;方灿父亲则通过短剧小程序累计充值近4万元。(10月21日《法治日报》)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形态,凭借其紧凑的剧情和便捷的观看方式,迅速俘获了大批观众的心。然而,在这股短剧热潮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正在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银发群体正被短剧所“围猎”,他们不仅在时间上沉迷其中,更在金钱上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短剧之所以能够“拿下”银发群体,其魅力在于精准地把握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这些短剧往往以中老年人为主角,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家庭纠葛或社会经历,剧情跌宕起伏,情感真挚动人。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短剧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更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情感寄托和自我认同。

  然而,正是这份对短剧的热爱和依赖,让不少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消费陷阱。一些短剧小程序利用老年人网络知识不健全、消费辨识能力弱的特点,通过复杂的充值规则和诱导性消费提示,使得老年人在观看短剧的过程中不断“掏腰包”。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消费往往是在老年人毫不知情或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等到他们察觉时,已经为时已晚。

  短剧“围猎”银发群体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长时间沉迷短剧会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问题。其次,短剧中的诱导性消费陷阱会导致老年人经济损失,甚至引发家庭矛盾。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良短剧还可能传播虚假信息,误导老年人的价值观,对他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侵害。

  面对短剧对银发群体的“围猎”,我们不能坐视不理。首先,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短剧市场的规范和管理,打击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其次,短剧平台和制作者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优化付费模式,明确消费提示,避免让老年人陷入不必要的消费陷阱。同时,还要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观看的优质短剧,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除此之外,社会和家庭也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子女们可以定期与老年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网络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提高网络消费辨识能力。社区和老年群体服务机构也可以组织相关的网络教育活动和适合老年群体的户外活动等,引导老年人健康理性地观看短剧。

  总之,短剧“围猎”银发群体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只有政府、平台、社会和家庭各方携手合作,才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享受短剧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