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万众期待的法律即将“出炉”。10月10日下午,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8日。
草案共9章77条,主要明确总体要求、保障公平竞争、改善投融资环境、支持科技创新等内容,特别是加强权益保护,规范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并要求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进行;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等。
自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以来,40多年来,民营经济为我国创造了无可取代的重大价值。近年来,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正是基于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0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就强调,要加大助企帮扶力度,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法律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立法上有力加持。我国法律明确予以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些重要规定,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强化权益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宪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