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铸牢红色信仰”的社会氛围

2024-10-09 07:48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今年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景区成了游客们的热门选择。据报道,在浙江嘉兴南湖畔,75名艺术工作者和75名少年儿童通过快闪的形式唱响歌曲《领航》。在陕西延安宝塔山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手举国旗,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在贵州遵义会议会址,游客们观看实物、图片展览,通过珍贵文物和英雄故事追忆革命历史……

  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革命旧址、红色景区在国庆假期成了热门目的地。游客来到这里,不只是“到此一游”打个卡,走马观花拍个照,而是来一场触达心灵的深度游,在走进革命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在积极参与活动中激发奋进力量。比如,一名游客就发自肺腑地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今天我们带孩子来参观,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们要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家作出我们这辈人新的贡献。”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75年的光辉历程,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为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建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领导人,更加怀念为新中国的建立和走向富强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与英雄模范。如何更好告慰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铸牢红色信仰,实现他们追求的理想,拓展他们开创的事业。

  在全社会营造“铸牢红色信仰”的良好氛围,要把握节点。国庆节、烈士纪念日、建党节等都是营造“铸牢红色信仰”良好氛围的重要节点,在这种节点,孩子最容易被“代入”到历史语境,也更能切身感受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

  在全社会营造“铸牢红色信仰”的良好氛围,要用好载体。近日,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江南造船博物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铁道兵纪念馆、中国一重展览馆等首批23家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命名发布。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提起铁人王进喜、沈飞、一重,就会想到波澜壮阔的岁月,想到奋斗者的担当作为。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早在1997年7月,中宣部就向社会公布了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近年来,一些地方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兴建红色教育基地。用好红色资源,至关重要,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在全社会营造“铸牢红色信仰”的良好氛围,要善于创新。今年国庆假期前,很多红色景区为了吸引年轻游客,在创新上下足功夫。比如,多地红色场馆、景区纷纷“焕新”,炫酷的科技感与丰富的互动体验交相辉映,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游客表示,对比传统的红色剧,融入创新元素的新红色剧更具有科技感和代入感,“让我们现代的人可以穿越到当时的境界里面去感受,更加觉得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善用红色资源是一项需要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这方面出实招,让红色文化更鲜活亲民更可感可知。除了发布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还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应用场景,加大红色文创开发和推介力度,特别是探索红色题材的年轻表达、创新表达,让革命事迹和红色基因与当下年轻人同频共振,真正实现红色文化主旋律唱得响,红色精神抵人心。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才能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营造“铸牢红色信仰”的社会氛围

2024年10月09日 07:48   来源:中国教育报   秦川

  今年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景区成了游客们的热门选择。据报道,在浙江嘉兴南湖畔,75名艺术工作者和75名少年儿童通过快闪的形式唱响歌曲《领航》。在陕西延安宝塔山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手举国旗,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在贵州遵义会议会址,游客们观看实物、图片展览,通过珍贵文物和英雄故事追忆革命历史……

  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革命旧址、红色景区在国庆假期成了热门目的地。游客来到这里,不只是“到此一游”打个卡,走马观花拍个照,而是来一场触达心灵的深度游,在走进革命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在积极参与活动中激发奋进力量。比如,一名游客就发自肺腑地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今天我们带孩子来参观,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们要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家作出我们这辈人新的贡献。”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75年的光辉历程,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为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建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领导人,更加怀念为新中国的建立和走向富强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与英雄模范。如何更好告慰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铸牢红色信仰,实现他们追求的理想,拓展他们开创的事业。

  在全社会营造“铸牢红色信仰”的良好氛围,要把握节点。国庆节、烈士纪念日、建党节等都是营造“铸牢红色信仰”良好氛围的重要节点,在这种节点,孩子最容易被“代入”到历史语境,也更能切身感受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

  在全社会营造“铸牢红色信仰”的良好氛围,要用好载体。近日,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江南造船博物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铁道兵纪念馆、中国一重展览馆等首批23家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命名发布。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提起铁人王进喜、沈飞、一重,就会想到波澜壮阔的岁月,想到奋斗者的担当作为。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早在1997年7月,中宣部就向社会公布了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近年来,一些地方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兴建红色教育基地。用好红色资源,至关重要,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在全社会营造“铸牢红色信仰”的良好氛围,要善于创新。今年国庆假期前,很多红色景区为了吸引年轻游客,在创新上下足功夫。比如,多地红色场馆、景区纷纷“焕新”,炫酷的科技感与丰富的互动体验交相辉映,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游客表示,对比传统的红色剧,融入创新元素的新红色剧更具有科技感和代入感,“让我们现代的人可以穿越到当时的境界里面去感受,更加觉得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善用红色资源是一项需要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这方面出实招,让红色文化更鲜活亲民更可感可知。除了发布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还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应用场景,加大红色文创开发和推介力度,特别是探索红色题材的年轻表达、创新表达,让革命事迹和红色基因与当下年轻人同频共振,真正实现红色文化主旋律唱得响,红色精神抵人心。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才能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