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鬶、甗、簋……博物馆里的这些生僻字能看懂吗?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时光的印痕,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不过也有很多观众反映,博物馆展品说明牌中的生僻字多数没有标注拼音,展品说明有时也过于简略和专业。这不仅难住了一众观众,还“困”住了文物及其故事的传播。
博物馆说明牌虽小,但如何用好博物馆说明牌,让大众更好地认识文物、了解文物、读懂文物,却是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
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博物馆向社会大众提供了具象的历史情景,在文化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的职责不仅在于展示藏品,更在于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小小展牌,扮演着沟通古今的重要角色。它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也是连接展品与观众的纽带。近年来,屡有观众、网友在社交媒体呼吁:博物馆对于文物展品的介绍,应当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做好文物名称标注和文字说明……
文物标注和文字说明,是开启博物馆这座宝藏宫殿的“钥匙”,是参观者获取相关信息最直观、最简单的一种方式。说明牌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它生动起来,一件件文物也就变得具体而鲜活。拉近文物藏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才能让观众同博物馆里这些“历史见证者”有对话、有共鸣。
一些博物馆的做法值得借鉴。
比如,在内蒙古博物院,一些说明牌标注了拼音和注释,引用文言文的地方,还备注了白话文翻译,通俗易懂,即便是小学生也能轻松理解。在湖北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的展品说明牌上,也都为生僻字加了拼音标注。有的博物馆不仅标注拼音,还会对展品的用途、意义作简要说明,精准为观众答疑解惑。浙江省博物馆在展厅里免费提供手册,为固定展览中各个单元的难字和生僻字提供拼音以及中、英、日三语注释,必要时还附有图片。更有博物馆以生僻字为切口,主动开展知识普及。安阳博物馆举办的《器以藏礼——识读博物馆里的生僻字》展览,展出了120余件馆藏青铜器、玉器、甲骨等,通过器物与文字对应的形式,向公众介绍以器物名称为代表的汉字文化及其蕴含的礼制文化;太原市博物馆则走进小学,开设“博物馆里的生僻字”主题公益课程,带领同学们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使文物上的生僻字“活”起来,也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博物馆和历史文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