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房,莫拿“行规”欺负人

2024-09-09 09:49 来源:红网

  “延迟退房2个小时,酒店加收半天房费”——普通消费者遇到这事或许忍忍就算了,但河南鼎厚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文得却较起了真,将酒店起诉至法院。历时8个月,经过一审、二审程序,甘肃省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作出二审判决,要求酒店退还多收的224元房费。( 9月5《工人日报》 )

  房客若需要延迟退房,就应承担一定的费用,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如何收费?消费者可能不太了解。2009年之前,酒店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超过了规定的12时,不迟于当天18时,就加收半天房费。这个“行规”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2009年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将酒店的这一“行规”废止。

  那么,房客延迟退房如何收费?《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重新做了规定:饭店应在前厅显著位置明示客房价格和住宿时间结算方法,或者确认已将上述信息用适当方式告知客人。也就是说,酒店可以自己设置合理的延迟退房收费标准,但必须在酒店显著位置标准,并明确告知客人。

  现在一些酒店延迟退房,又有了新的“行规”——消费者在退房后两个小时(12时-14时)不计费;但若是在14时至18时之间退房,就加收半天房费。黄文得在16时退房,超过了免费的两个小时,被加上半天的房费。他们所订房间的房费为268元,延时退房两个小时,每个房间被酒店多收了134元。如果是普通消费者,我们虽然知道不合理,但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只能忍气吞声。

  缺乏法律知识的普通人,当然不明就里;但作为律师的黄文得,一下子就看出了酒店的不当——酒店只是将退费时间和延迟收费标准在房卡上载明,并不确定消费者知晓,这就违反了《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

  旧的“行业规定”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被法律明文废止;新的“行业规定”也不能擅自为之,需遵守法规中的“明确告知”条款。一些酒店虽然在房卡上标明了延迟退房的收费标准,但并不能确认消费者已经知晓,这种情况下,拿“行规”欺负人,就是不厚道,也与法规精神相悖。所以,酒店应当在房客入住时,再口头告知房客;毕竟,确实有很多房客真的不注意房客上的内容。

  国内许多酒店虽然原则上12时退房,但对客人14时、15时退房“大开绿灯”,这对酒店自身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当下,酒店竞争日益加剧,一些酒店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出免延迟退房费用的特色服务,赢得喝彩与回头客,这与拿“行规”欺负人的酒店形成鲜明对比,但愿所有酒店都能从这一案例中吸取教训,关注消费者权益,守规运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延迟退房,莫拿“行规”欺负人

2024年09月09日 09:49   来源:红网   黄齐超

  “延迟退房2个小时,酒店加收半天房费”——普通消费者遇到这事或许忍忍就算了,但河南鼎厚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文得却较起了真,将酒店起诉至法院。历时8个月,经过一审、二审程序,甘肃省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作出二审判决,要求酒店退还多收的224元房费。( 9月5《工人日报》 )

  房客若需要延迟退房,就应承担一定的费用,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如何收费?消费者可能不太了解。2009年之前,酒店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超过了规定的12时,不迟于当天18时,就加收半天房费。这个“行规”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2009年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将酒店的这一“行规”废止。

  那么,房客延迟退房如何收费?《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重新做了规定:饭店应在前厅显著位置明示客房价格和住宿时间结算方法,或者确认已将上述信息用适当方式告知客人。也就是说,酒店可以自己设置合理的延迟退房收费标准,但必须在酒店显著位置标准,并明确告知客人。

  现在一些酒店延迟退房,又有了新的“行规”——消费者在退房后两个小时(12时-14时)不计费;但若是在14时至18时之间退房,就加收半天房费。黄文得在16时退房,超过了免费的两个小时,被加上半天的房费。他们所订房间的房费为268元,延时退房两个小时,每个房间被酒店多收了134元。如果是普通消费者,我们虽然知道不合理,但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只能忍气吞声。

  缺乏法律知识的普通人,当然不明就里;但作为律师的黄文得,一下子就看出了酒店的不当——酒店只是将退费时间和延迟收费标准在房卡上载明,并不确定消费者知晓,这就违反了《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

  旧的“行业规定”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被法律明文废止;新的“行业规定”也不能擅自为之,需遵守法规中的“明确告知”条款。一些酒店虽然在房卡上标明了延迟退房的收费标准,但并不能确认消费者已经知晓,这种情况下,拿“行规”欺负人,就是不厚道,也与法规精神相悖。所以,酒店应当在房客入住时,再口头告知房客;毕竟,确实有很多房客真的不注意房客上的内容。

  国内许多酒店虽然原则上12时退房,但对客人14时、15时退房“大开绿灯”,这对酒店自身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当下,酒店竞争日益加剧,一些酒店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出免延迟退房费用的特色服务,赢得喝彩与回头客,这与拿“行规”欺负人的酒店形成鲜明对比,但愿所有酒店都能从这一案例中吸取教训,关注消费者权益,守规运营。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