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医保基金“钱袋子”

2024-08-27 07:25 来源:南方日报

  3个月购买了15年的用药量、药贩子囤了近30吨医保药……一条由“职业开药人”、药贩子、药店、诊所勾连起来的“回流药”黑色产业链正侵蚀着国家医保基金。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管好用好。然而,总有不法分子把医保基金当成“唐僧肉”,大肆敛财、变相牟利,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性大、社会舆论关注度高。有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仅国家医保局接到的各类举报投诉线索就高达3.6万余件;而根据线索核查,全国共追回资金约17亿元。

  近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相关治理工作步入“快车道”,医保基金的使用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也要看到,医保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具有历史性、广泛性、顽固性等特点,监管仍处在“去存量、控增量”的攻坚阶段。一方面,骗保手段迭代升级、隐蔽性强、处理难。另一方面,“跑冒滴漏”仍然存在,规范治理任重道远。比如,违反规定收费、串换项目收费、过度诊疗、套餐式打包多收费等情况仍多发频发。

  唯有对欺诈骗保“零容忍”,才能扎紧医保基金“钱袋子”。从“两院一部”制定《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医保骗保犯罪定罪处罚、法律适用、政策把握、办案要求及有关工作制度机制,到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再到国家卫健委等十四部门联合发文,重申“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一系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看病钱”真正用之于民、惠之于民。

  让大数据“长眼睛”,以创新举措使隐藏的“蛀虫”无处遁形。当前,国家医保局要监管的“两定机构”超过95万家,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日均结算量约为1800万人次,最高日结算量约为3476万人次。面对这么多的监管对象和医保基金使用行为,必须用大数据赋能基金监管工作,助其成为医保基金监管的“金钥匙”。包括国家医保局在内的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聚焦重点,积极探索建立模型,充分运用各类大数据模型筛查分析可疑数据线索,并加强对线索核查工作的培训指导、考核激励以及督查督导,推进医保基金监管能力整体跃升。

  医保基金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和健康的希望,绝不能成为任人宰割的“唐僧肉”!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扎紧医保基金“钱袋子”

2024年08月27日 07:25   来源:南方日报   静 子

  3个月购买了15年的用药量、药贩子囤了近30吨医保药……一条由“职业开药人”、药贩子、药店、诊所勾连起来的“回流药”黑色产业链正侵蚀着国家医保基金。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管好用好。然而,总有不法分子把医保基金当成“唐僧肉”,大肆敛财、变相牟利,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性大、社会舆论关注度高。有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仅国家医保局接到的各类举报投诉线索就高达3.6万余件;而根据线索核查,全国共追回资金约17亿元。

  近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相关治理工作步入“快车道”,医保基金的使用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也要看到,医保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具有历史性、广泛性、顽固性等特点,监管仍处在“去存量、控增量”的攻坚阶段。一方面,骗保手段迭代升级、隐蔽性强、处理难。另一方面,“跑冒滴漏”仍然存在,规范治理任重道远。比如,违反规定收费、串换项目收费、过度诊疗、套餐式打包多收费等情况仍多发频发。

  唯有对欺诈骗保“零容忍”,才能扎紧医保基金“钱袋子”。从“两院一部”制定《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医保骗保犯罪定罪处罚、法律适用、政策把握、办案要求及有关工作制度机制,到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再到国家卫健委等十四部门联合发文,重申“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一系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看病钱”真正用之于民、惠之于民。

  让大数据“长眼睛”,以创新举措使隐藏的“蛀虫”无处遁形。当前,国家医保局要监管的“两定机构”超过95万家,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日均结算量约为1800万人次,最高日结算量约为3476万人次。面对这么多的监管对象和医保基金使用行为,必须用大数据赋能基金监管工作,助其成为医保基金监管的“金钥匙”。包括国家医保局在内的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聚焦重点,积极探索建立模型,充分运用各类大数据模型筛查分析可疑数据线索,并加强对线索核查工作的培训指导、考核激励以及督查督导,推进医保基金监管能力整体跃升。

  医保基金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和健康的希望,绝不能成为任人宰割的“唐僧肉”!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