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策略是为增长服务的,当前以低价为指挥棒,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各大平台要做的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巩固自己的阵地,服务好商家和用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张,而不是以价格手段损害电商健康的生态环境。
今年上半年还在竞相布局低价策略的电商平台,突然转向了。近日,有报道称,多家电商平台弱化低价策略,而是将经营目标优先级定为GMV(成交额)增长。
GMV是衡量电商平台整体交易规模和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将其定为优先级,意味着平台在流量分配中,弱化以低价换流量这一模式,而是更加全面地考量商品的综合贡献。机制的改变,也将引导平台内商家转变经营思路,以获得更多推荐机会。
电商平台为何弱化低价策略?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一策略行不通了。
一段时间以来,各大电商平台在各种购物节期间推出了“满减”“百亿补贴”等低价促销活动,后来又在售后上推出“仅退款”模式,千方百计争夺用户。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效果并不明显,有些平台甚至还出现了增速下滑的情况。
低价策略是为增长服务的。如果低价不能促成订单量增长,不能带来用户数量的增加,不能带来最终利润的增长,那再继续执行该策略就站不住脚了。
更重要的是,以低价为指挥棒,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过度追求价格优势,使得低价低质商品得到更多推荐,将导致退货率上升,增大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平台品质;过度追求价格优势,也导致商家利润空间被挤压,只能进一步弱化产品力,甚至催生出恶性竞争。此外,低价策略还可能导致商家在售后服务等方面投入不足,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