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部分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的主要表现是:违规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甚至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改头换面”为评价、排名等,借机巧立名目乱收费;一些受政府委托承担登记、备案、认证、评价等事项的行业协会,借机牟利,向市场主体违规敛财;利用开展培训、会议、展览等市场化经营活动乱收费;利用行政委托事项搭车收费;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自立项目违规收费,等等。
之所以会出现乱收费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受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或者承担政府部门委托事项,容易产生利用行政权力、行政影响力强制收费、搭车收费等问题。
在当前不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加大企业减负力度、激发企业活力的背景下,进一步强化治理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不仅如此,《指南》还明确了各部门监管责任,分类梳理了不同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为监管执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事实上,行业协会商会在协助政府、服务市场、沟通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按要求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合规合法。需要强调的是,行业协会商会是一种公益性社会组织,收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不能简单地以盈利为目的。
行业协会商会是由专业领域或特定区域内的企业组成的社会团体,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角色与定位,通过创新与改革,主动承担起需求沟通者、行为引导者和行业组织者的角色。比如行业协会商会可以组织行业内的技术研讨会、创新工作坊等活动,促进行业内部的交流合作,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的迭代升级;可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使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整合,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总之,在新一轮科技浪潮和产业升级中,行业协会商会大有作为,完全可以为行业、产业及广大会员创造更高的价值。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