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播剧《尼山暖阳》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频率播出,得到众多听众的好评。《尼山暖阳》在不靠明星阵容、恢宏布景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以“声”取胜,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体现了“真实”二字,集中反映了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情感真实。
尼山地处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曲阜,这里孝善文化深入人心。该剧聚焦“孝善和睦”,通过各种人物形象和情节冲突衬托出主人公的光彩,展现出山村群众乐享幸福的生活状态,折射出山乡巨变的蓬勃气象。该剧的主人公村支书孔佑华,懂经营、会管理,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但他的形象并不完美,性格上还有一些小瑕疵。正是这样一个人,凭借人格魅力打动了不少听众。剧中虽涉及人物众多,但一条道德情感主线贯穿始终——“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传统理念早已融入尼山村民的血脉之中,为乡村治理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近年来,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广播剧方兴未艾,比如《黑色沃土》等都在声音艺术基础上融入影视化手法,展现广大乡村的新风新貌,剧情中所传递的泥土味、乡情味打破了时空隔阂,让人倍感亲切。纵观类似优秀剧作不难发现,多主题融合、多元化叙事是其重要特征。这一叙事策略改变了单一主题的线性叙事方法,使情节更加丰富、主题更加深化,满足当下受众的心理需求。同时我们也看到,只有扎根现实的土壤,将艺术的触角伸向千家万户的生活和普通人的心灵,以独特的眼光和诚挚的匠心对素材进行升华提炼,才能创作出更多立意高远、审美性强、传播领域广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