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黎奥运遇到“中国制造”

2024-07-19 08:05 来源:光明网

  【阅读提示】“中国制造”亮相奥运赛场!企业订单排到年底

  光明网评论员:巴黎奥运会日益临近,运动员进入最后的备赛冲刺阶段。届时登上奥运赛场的,除了中国“奥运天团”,还有不少“中国制造”,它们将为奥运会的顺利运转提供重要保障。

  据报道,泰山体育将为摔跤、拳击、柔道、自行车、跆拳道、体操等多个项目提供体育器材,该企业生产的瑞豹自行车还将陪伴中国自行车队队员驰骋奥运赛场。

  作为巴黎奥运会举重器材独家供应商,张孔杠铃生产的举重器材已于今年5月初抵达巴黎。在乒乓球赛场,从乒乓球台到比赛用球再到地胶,也都已被中国企业“承包”了。在沙滩排球、网球、柔道等项目上,“子弹时间”技术还将惊艳亮相,借此全球电视观众可以在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如科幻电影中“子弹时间”一样的静止画面。

  除了比赛装备,巴黎奥运会周边产品中的“中国制造”含量同样不低。80%的吉祥物玩偶“弗里热”外包给中国厂商制造,100万个印有“PARIS 2024”字样的官方奥运硅胶手环已完成交付,不少“义乌制造”的助威棒、埃菲尔铁塔、高卢雄鸡等商品也将出现在赛场内外。不仅“奥运经济”持续升温,多个国际体育赛事叠加效应下,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用品订单量猛涨,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掀起热潮。可以作为印证的是,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今年前4月,广州海关关区企业累计出口体育用品及设备达15.9亿元。

  “中国制造”闪耀奥运赛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活力和品牌影响力,反过来说,也是对中国完备的产业联合供应链体系的高度认可。从产品输出到参与标准制定,从设备供应到更多场景的技术合作再到商业赞助,标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稳健步伐。中国品牌在超级体育赛事中的频频亮相,拉动中国“赛事经济”发展,为进出口注入新动能。同时也是完成了中国新发展故事的另一种讲述,让开放包容、创新自信、绿色发展的国家气质和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中国制造”缘何备受青睐?说到底,还是实力足够硬。在全球竞争中,终究是要用实力说话的。背靠中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高效坚韧的供应链,不少企业潜心耕耘,坚持质量至上、精益求精,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使得其产品完全扛得住奥运会这种超级体育赛事严苛的质量标准及要求。就拿双鱼牌乒乓球来说,其作为国际赛事比赛用球的次数超过60次,早已不是“运气好”所能简单解释的,稳定的质量背后,一定有先进的生产技艺、科学高效的运营管理以及较高的行业发展水平在支撑。

  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不断强化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自信,加强品牌建设,敏锐洞察市场需求及变化,大胆走出去与竞争对手“过招”,不断累积的经验助推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等方面取得突破。它们出现在奥运会,不过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助力。不久前,厦门市明确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要点,提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引导和支持运动器材等特色产业提升一体化经营能力;当地海关持续优化通关服务,提升便利化程度,助力企业乘风出海。由此说,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也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生动注脚。

  不少网友表示,已迫不及待要找到巴黎奥运会上关于“中国制造”的更多“彩蛋”。希望“中国制造”带来的科技与浪漫的交融带给人们更多欢乐和惊喜,也期待“中国制造”在奥运赛场上率先赢下的这枚奖牌,“含金量”再创新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当巴黎奥运遇到“中国制造”

2024年07月19日 08:05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阅读提示】“中国制造”亮相奥运赛场!企业订单排到年底

  光明网评论员:巴黎奥运会日益临近,运动员进入最后的备赛冲刺阶段。届时登上奥运赛场的,除了中国“奥运天团”,还有不少“中国制造”,它们将为奥运会的顺利运转提供重要保障。

  据报道,泰山体育将为摔跤、拳击、柔道、自行车、跆拳道、体操等多个项目提供体育器材,该企业生产的瑞豹自行车还将陪伴中国自行车队队员驰骋奥运赛场。

  作为巴黎奥运会举重器材独家供应商,张孔杠铃生产的举重器材已于今年5月初抵达巴黎。在乒乓球赛场,从乒乓球台到比赛用球再到地胶,也都已被中国企业“承包”了。在沙滩排球、网球、柔道等项目上,“子弹时间”技术还将惊艳亮相,借此全球电视观众可以在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如科幻电影中“子弹时间”一样的静止画面。

  除了比赛装备,巴黎奥运会周边产品中的“中国制造”含量同样不低。80%的吉祥物玩偶“弗里热”外包给中国厂商制造,100万个印有“PARIS 2024”字样的官方奥运硅胶手环已完成交付,不少“义乌制造”的助威棒、埃菲尔铁塔、高卢雄鸡等商品也将出现在赛场内外。不仅“奥运经济”持续升温,多个国际体育赛事叠加效应下,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用品订单量猛涨,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掀起热潮。可以作为印证的是,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今年前4月,广州海关关区企业累计出口体育用品及设备达15.9亿元。

  “中国制造”闪耀奥运赛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活力和品牌影响力,反过来说,也是对中国完备的产业联合供应链体系的高度认可。从产品输出到参与标准制定,从设备供应到更多场景的技术合作再到商业赞助,标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稳健步伐。中国品牌在超级体育赛事中的频频亮相,拉动中国“赛事经济”发展,为进出口注入新动能。同时也是完成了中国新发展故事的另一种讲述,让开放包容、创新自信、绿色发展的国家气质和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中国制造”缘何备受青睐?说到底,还是实力足够硬。在全球竞争中,终究是要用实力说话的。背靠中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高效坚韧的供应链,不少企业潜心耕耘,坚持质量至上、精益求精,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使得其产品完全扛得住奥运会这种超级体育赛事严苛的质量标准及要求。就拿双鱼牌乒乓球来说,其作为国际赛事比赛用球的次数超过60次,早已不是“运气好”所能简单解释的,稳定的质量背后,一定有先进的生产技艺、科学高效的运营管理以及较高的行业发展水平在支撑。

  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不断强化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自信,加强品牌建设,敏锐洞察市场需求及变化,大胆走出去与竞争对手“过招”,不断累积的经验助推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等方面取得突破。它们出现在奥运会,不过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助力。不久前,厦门市明确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要点,提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引导和支持运动器材等特色产业提升一体化经营能力;当地海关持续优化通关服务,提升便利化程度,助力企业乘风出海。由此说,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也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生动注脚。

  不少网友表示,已迫不及待要找到巴黎奥运会上关于“中国制造”的更多“彩蛋”。希望“中国制造”带来的科技与浪漫的交融带给人们更多欢乐和惊喜,也期待“中国制造”在奥运赛场上率先赢下的这枚奖牌,“含金量”再创新高。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