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养殖连续多年稳定在300万只以上,年可提供白条鹅1万吨、优质鹅毛5000吨、鹅油鹅血等副产品800吨,鹅产业近年来在黑龙江省依安县搞出了名堂。乡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发展一个“土特产”,实现一地产业兴。一村一乡一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看点很多,不仅能壮大相关产业,培养出一批发展土特产能手,还引领一地村民走上致富道路。产业兴则乡村兴,在我国农村实现产业振兴,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关键。应注重以一地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及关联产业,实现惠农富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点所在,要找准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更要有产业化思维。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可充分关注当地传统特产和区位特色,并围绕“做大”和“做深”下功夫。以鹅产业为例,可打造从种鹅繁育、种蛋孵化、商品养殖、精深加工到产品销售的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产业链从养殖、屠宰到精深加工贯通,实现产业聚集。同时,推出一批冷鲜分割制品、鹅肉休闲食品、预制菜食品,并积极打造品牌进行推介,以精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鹅产业在当地形成新业态与产业规模。
合作社和企业等主体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关键力量,好政策是激励这些主体开疆拓土、大展宏图的动力源之一。可围绕产业特色,结合地方实际,突出针对性,从土特产的种育、制造等全环节支持各个主体投身产业。如延长产业链,对符合条件的新上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进行补助,通过贷款贴息、特产保险、良种补助等鼓励壮大产业,做细扶持政策,让特色产业补贴机制充分发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