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吉林省吉林市因为锅包肉持续受到关注。先是举办世界锅包肉大赛,相关话题持续登上热搜,大量游客涌入这座素以冬季旅游见长的城市;后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吉林市拟组建锅包肉办公室,更是激起了舆论的火热讨论。
针对舆论关切,7月3日,吉林市商务局局长杨凌云表示,吉林市餐饮名品推广办公室暨锅包肉办公室是吉林市商务局依托吉林市餐饮协会成立的,没有增加编制,增加的是服务,旨在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美食专家、网络达人、名人加盟,共同推动吉林市锅包肉等特色美食的零食化、便利化、产业化、市场化。
吉林市委编办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举办世界锅包肉大赛前,其实并没有想到活动会在线上线下取得轰动的社会效果。据吉林市商务部门统计,近一段时间仅锅包肉就卖出了超过56万份。为了接住“泼天的富贵”,有关部门认为应该有一个机构专门负责、推广锅包肉,更好地向外界推介吉林市。
舆论热议“锅包肉办公室”,实际上是在议论什么?从借助文旅热度为地方经济添一把火的角度看,成立“锅包肉办公室”似乎也合情理。而从另一角度看,一些地方以前曾出现过各色“奇葩”办公室,甚至顶着“某某办”之名不作为甚至乱作为。
事实上,也有一些地方成立过专门机构来推动特色产业,比如,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于2018年成立煎饼馃子分会,推动煎饼馃子连锁加盟,协同天津市质量管理研究所制定天津煎饼馃子相关标准,让更多的从业者有标可依,按标作业,实现行业制作、卫生、食品安全整体上水平,让天津的煎饼馃子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