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法的突出亮点在于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这会给人人喊打的财务造假行为带来怎样的震慑、整治效果,市场和公众颇为关注与期待。
财务造假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市场经济的“毒瘤”,因危害巨大而广受诟病。近些年,财务造假大案时有发生,有的可谓触目惊心,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作为规范会计工作的基础性法律,会计法对遏制财务造假作用重要。在原会计法规定之下,会计违法案件处罚力度偏轻,比如,对单位财务造假仅实行“10万元顶格罚款”,这往往与造假规模和获益金额形成很大反差。对一些企业来说,财务造假低成本、低风险,进而以身试法。加大法律责任追究力度,成为遏制财务造假等会计违法行为绕不过去的重要问题。
顺应社会呼声和监管需要,新修改的会计法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幅提高了罚款额度。对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违法行为,除了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20万元以上的,对单位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而之前罚款上限是10万元;对于授意、指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违法行为,可以处最高500万元罚款,而之前的罚款上限是5万元。同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额度也作了相应调整。通过大幅提高罚款力度,加大财务造假成本,让违法者“不敢再犯”,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