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李艺飞“黄谣”事件被警方辟谣,但网络谣言一时铺天盖地,早已对当事人李艺飞和副校长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名誉及精神损失,面对部分网民无脑跟风的狂欢审判,警方调查、辟谣固然必要。而对于谣言,不能仅是辟谣,得执法!
近年来,网络信息越发纷繁复杂,网友对新闻媒体事件进行质疑无可厚非,然而质疑不等于审判。夹杂谣言与是非的怀疑,不仅有害网络清朗,更是当事人的无妄之灾。2024年6月,中专生姜萍闯入全球数学竞赛决赛,除了对其能力的质疑,更有甚者为蹭热度,跟踪到姜萍老家直播。每个被流量“砸”中之人,都会遭到密集围观,许多越界过火的关注,不仅助长了审判的狂欢,也酿成毁神的快意。
如今,互联网泛娱乐化现象严重,硬新闻软化,无论什么信息都能被网友造出“梗”来。网络信息繁杂,面对一般的网络事件,更是无所忌惮地添油加醋评论,一面是个人娱乐,另一面则是无下限蹭热点、引流量。见李艺飞容貌出众,便要造其与校长的黄谣;见姜萍才华出众,便诋毁其造假成性;见小英因生活贫苦带货,便造谣其月入百万。殊不知只要一句诋毁,便能成为掀翻屋顶的舆论风暴。追随群体,毫不思考,随心所欲,平庸之恶,在悄无声息地摧毁每一个出现在热搜名单上的普通人。
谣言、网暴早已不是现代媒体的新鲜产物,然而面对热点事件,频频发生的造谣与辟谣,以及其对个人、对社会造成的伤害,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和适配性。“粉色头发”女孩郑华灵、“生来即轻,还时亦净”刘学州,在网暴下失去鲜活生命,网暴者却毫发未伤。相比于郑华灵事件,此次对“学术妲己”事件的官方调查,警情通报,都来得更及时、更有效。可在真相大白后,民众更希望看到的,是蓝底白字下的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