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简称《措施》),提出要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消费和服务消费,创新发展餐饮、文旅体育、购物、大宗商品、健康养老托育、社区等六大消费场景,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出台该《措施》,是有关部门为满足国内民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营造消费新环境、创建消费新模式而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消费创新工程。《措施》鼓励各级政府、企业联手打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促进我国国内消费升级,推动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消费端领军企业加快发展,与此前的各项举措形成合力,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企业潜能。
其中,“社区消费新场景”是一种较新颖的设想。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社区这一细分场景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消费场景完善的社区有望成为消费链条的“核心部位”,各类设施、职能将覆盖民众吃、穿、住等多方面需求。同时,它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一个理想的社区场景应该是一个“小社会”,包含配套完善的养老、医疗、托育和助残机构以及学校、商场、交通出行等日常生活消费场景,在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的同时,着力开发老年大学、青年“食堂”等新消费场景,解决社区居民关注的生活痛点、难点、热点,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消费兴趣。
考虑到各地城市建设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在推进培育消费新场景时应充分考虑各地情况,做到主次有别,统筹社会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分配与建设,避免平均用力。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共有城乡社区约60.6万个,其中农村社区约48.9万个。广大农村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好比我国消费市场的一块巨大“海绵垫”,既蓄积着巨大的消费潜能,又能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活力。因此,我国社区消费新场景的培育和发展方向,应是中小城市优先大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地区优先城镇。